第B01版:乐龄周刊

指力脚力和脑力,成就“第二个黄金时段”

  临近退休时,我为开启这人生“第二个黄金时段”勾勒了一个框架:动静结合——静养身心、适时旅游、动手动脚、强身健脑。转眼五年过去了,在此期间我重拾了几十年未曾触碰的爱好,实现了幻想过但未敢企盼的梦,生活精彩纷呈。

  指尖上的愉悦——绣花

  四十二年前高中毕业时已近“文革”晚期,但仍面临“上山下乡”的窘境。相比许多同学,较为幸运的我被分配至国营丝织厂当了一名挡车工。工作之余拜厂里几名业余绣娘为师学起了“苏绣”,也凑合着绣了几个枕套。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了我的命运,此后30年所从事的工作与绣花不沾一丁点儿边。临近退休的那两年我筹划起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养心是结束忙碌生涯的一剂良药,于是几十年前的“苏绣”回到了眼前。

  当下似乎“十字绣”更为流行,且比“苏绣”省时、省事、省眼,遂决定上网搜搜,输入关键词“十字绣”,竟跳出成百上千个选项。仔细梳理也就两类,一类即普通十字格布上的丝线交叉绣,另一类冠名“丝带十字绣”。此是啥东东?好奇心驱使我对其深入研究一番,这才知道“丝带十字绣”源自法国宫廷,是公主贵妇深宫闺阁内用以消遣的手工活儿。具体来说就是用宽窄不一、色彩各异的丝带在普通帆布上通过穿针引“带”制作出一幅具有油画效果的绣品。凭直觉,这样的绣品比普通十字绣更立体、更洋气,还在于用丝带绣作品更“省眼”。

  选择一幅入门级图案,立刻网上下单,当拍下的丝带十字绣全套材料来到眼前时,一时有点儿懵,不知从何下手。既然是为了养心,就得静下心来。认真研读说明,仔细琢磨方法,稍有半点差错,立刻推倒重来。一星期后“无师自通”的绣品终于大功告成。美滋滋地看着用油画框装裱的绣品,喜悦之情油然而生。自此,我的“丝带十字绣”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五年里时断时续地制作了近40幅绣品。朋友结婚大喜送一幅;亲戚乔迁新居送一幅;与人礼尚往来送一幅……当然自家各屋都布置了一幅。随着绣技日趋成熟,不喜欢固步自封的我不断发起自我挑战,“绣心”越绣越大,从简单起步图案到大三幅连体系列,从摆放边角的方块小图到沙发后背墙装饰大画,无一不驾轻就熟,无一不博得亲友的称赞,没想到静悦我心的绣品还兼具实用功效。平心而论,退休后重拾女红不为其他,只图锻炼手指、活络大脑、修养身心、愉悦心情。

  脚尖上的快意——旅游

  依我之见,旅游是伴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年幼时跟随父母、上学时与同学结伴、工作后与同事相邀、成家后带上全家出游,何以要等到退休后?与之前相比,退休后我的旅游方式、时间、旅游目的地和游伴已大不相同。

  首先是再也不用在旅游旺季出行,再也不用支付较高游费的同时还要遭遇景点人挤人的窘境。春秋两季避开高峰,综合旅游地天气与气温,选择最佳出发日期。而在旅游黄金时段或酷暑难挡的假期则安逸宅家,为准备下次出游养精蓄锐;其次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参观旅游的景点,再也不用服从导游“分散/集合”的支配,纯粹是“无组织、无纪律”地“撒野玩”。值得玩的景点可以接连去两次,不愿看的地方可以走过路过不踏入半步,真正“游”得逍遥自在、随心所欲;再次是结伴同行的游伴也不再囿于往昔,不论年龄长幼,只要趣味相投便是游伴,由此而“游”出了精彩、“游”出了快乐、“游”出了收获;最后是旅游方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自由行听从内心的渴望与安排,从目的地的确定到出行的交通方式、住宿、门票,从随身的资金管理到在外的人身安全,事无巨细,一一自我打理。五年来“自游”了国内多个省份与城市,游历了亲朋好友们未曾听闻过的地方。随之而来的是“游心”日益膨胀,竟然“游”出了国门,一年一度欧洲两国自由行总能带来极大的感官刺激与快乐。

  退休后我的旅游已非一个“玩”字所能概括,它常常是跨越半年时间,涵盖“玩”的前端与后端:为使旅游流程表设计得尽量准确、完美,国外半个月的自由行活动需付出多月的攻略准备时间。旅游结束后整理相片、去芜存菁、制作ppt幻灯片、统计费用等等后续工作通常还要持续一月有余,其过程不仅考验智慧与体魄,更考验的是组织管理能力及统筹安排能力,而这正是我所孜孜以求的退休生活。

  笔尖上的乐趣——写作

  从小到大学习中最令我痛苦的莫过于写作文,那是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如今回想起来,我的12年基础教育被“文革”生生剥夺了10年,肚子里没货啊!用教育学理论来诠释,即:没有输入怎会有输出?随着年岁上去,阅历日益丰满,冥冥中希望阅读的心不断萌动。

  早过了阅读言情小说的年纪,更渴望富有人生哲理的文字。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我便订阅《随笔》一刊,两月一期薄薄一册的《随笔》伴随我度过了整整20年。为“省眼”,现今我减少文字阅读量,每日必看央视纪录频道和科教频道,不断填补那10年本该获得的人文历史知识。退休后的旅游活动带给我巨大的culture shock(文化撞击),第一次情不自禁地有了想写点东西的冲动。

  一日清晨醒来,湘西自由行的经历如电影般一帧帧在眼前翻过,立刻取来纸笔,靠在床头一小时即把一篇千字文大致写成,所写每句的“主/谓/宾”都得分析个一清二楚才算踏实。《现代汉语词典》如今常放手边,拿捏不准的字是必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起步时只会以传统方式在纸上乱写乱改,拉过来牵过去最后还把自己给绕了进去,现今已是直接在电脑上敲打而成。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信心满满,半年后又炮制了第二篇,紧接着第三、第四、第五……不断出炉,如今已写有十多篇,面对自己的“精心”之作,除了孤芳自赏便是自我陶醉。起先所写文字多为游记,记录目之所见,书写身之所历,现转而还尝试“居家闲话”类随笔,乐在其中。从讨厌写作到乐于写作,从不得已而为之到自觉行动,人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这辈子从未曾想过会在退休后舞文弄墨,不为别的,只为一个目标——维持大脑正常运转,细水长流,安享晚年。(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