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二泉月·江南文脉

无锡运河的尖、墩、城、塘

  | 郁有满 文 |

  无锡向有“天关”黄埠墩、“地轴”西水墩之说,有“江尖渚上团团转”的俗谚,有龟背形无锡古城,有宽广的北塘水域,那么,这些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与地理因素、运河因素有关。

  尖、墩的形成历史

  无锡古运河旁或古运河中有众多尖、墩,包括西门外的西水墩、北门外的黄埠墩,及北门外的北尖、江尖、南尖、小尖、双河尖等。这些尖、墩是无锡山、水地貌的一大特点,其形成都与无锡的地质构造运动有关,其中又与惠山的产生、形成密切相关。

  早在距今4亿年-3.5亿年前的泥盆系,惠山、舜柯山、青龙山、鼋头渚等地的泥层沉积物表明,此时山体已形成,出露地表。距今约1.8亿年前的中生代印支时期的华夏系构造,使无锡地区褶皱成陆。距今约1.5亿年-7000万年前的燕山运动曾有过3次抬升和剥蚀,从惠山及西部山脉峰顶高程显示出300米、200米、100米3级的依次下降,无锡太湖平原的基本轮廓初具雏形。直至距今约1-1.2万年的全新世,地质构造运动趋向稳定。此时,无锡曾一度遭受过海水淹没,惠山等成为海中孤岛。由于古长江与钱塘江的泥沙淤积,自然堤的合拢,遂形成太湖盆地(太湖形成有多说,这里采用冲积之说)。

  惠山山体曾受到强烈的抬升与剥蚀切割,以至于侵蚀到沟谷、土墩、土尖的发育,也连带影响到惠山附近地形地貌的形成,包括运河中的尖、墩以及众多的河浜(如惠山浜、茅泾浜、酱园浜等)。所以严格说来,这些尖、墩,包括浜形成的历史,要追溯到4亿年-3.5亿年前,而且经过了很漫长的地质构造发育过程,至全新世时期,又与太湖、芙蓉湖等湖荡的形成有关。

  太湖形成后,无锡成为一个水乡泽国地区,众多的原始河流分布于冲积平原之上,而靠近惠山的这些河流,又分布于受侵蚀的山体所留下的断块及残余的土墩之间。运河中的墩、尖,就是这样产生的。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原始先民就生活在锡山施墩和仙蠡墩等高墩之上。

  除了自然因素以外,尖与墩的形状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存在着人工的因素。比如,现在的尖,除江尖外基本已与岸地相连,但在历史上确是与岸地分开的。“江尖渚上团团转”恰恰说明是四水相环的。再如,原本在从南尖底段到小尖之间,及小尖与护城河之间还有一条非常狭小的小河,笔者小时亲眼所见,适逢“大跃进”年代,不久填没,形成较大的小尖。这些尖与墩从无锡城区运河西南端的西水墩延至北端的双河尖。可以想见,在春秋吴国开凿江南运河之时,也是顺着当时已存在的尖、墩这些自然地势而在其旁开挖的。由于处在运河中间,起到分流的作用。黄埠墩、西水墩一北一南,两相对应,天造地设。江尖更是运河进入锡城后东、西分流的要冲。一支流向莲蓉桥、 通汇桥,另一支流向西门桥、太保墩,两支在跨塘桥合流。亦可见当初开凿运河时,并没有因为要拓宽河道而随意地去炸掉它,而是作为水利工程的一大特点特意留下的。犹如都江堰的宝瓶口、分水鱼嘴、飞沙堰一样。

  至于为何叫墩、尖,本是同类的,其区别只不过前者小、后者大罢了。

  二

  无锡建城与运河的关联

  江南运河无锡段开凿后,先民逐渐在河岸聚落。至西汉公元前202年,无锡建县,县城子城(内城)设在运河与梁溪河的交汇处,城中直河贯穿城内,城外由运河东、西环抱,如太极两仪合抱锡城。

  人们以前只提无锡城是龟背形的,但为什么是龟背形的?龟背之外形,与内在水道有关,城中直河即背脊骨,两旁则或呈环形如玉带河、束带河,或呈肋骨形如箭河,都可以最便捷、有效地通往城东或城西运河。如城呈方形,流程相对较长,通行较慢。东半城以城中直河为弦,形成“一弓九箭”地形。建城本是为防御,城之大小与形状又与规制又关,但无锡城是为解决百姓饮用水、排涝解旱、舟行交通的问题而设计的,这才组成完整的龟背形,成为一个与水相交汇、相环绕的“水城”,这也形成无锡城独有的格局。它分布于无锡城内,成为像血管、网络一样流淌在大大小小的街巷旁,给百姓带来诸多方便。可见龟背形城的建造主要是出于水利与实用而科学设计的。无锡由此“得水独厚”。

  由于锡山、惠山等山体离城较近,无锡遂有山水相兼的特点。无锡城与运河相依、相融。民国周贻白《无锡景物竹枝词》云:“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该词形象地描绘了当年城中运河风貌。

  至元代,有的箭河已开始淤塞。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新任知县王其勤带领百姓用砖石重新修建城墙,抵御入侵倭寇。为不让倭寇入城,城门关闭,城中直河停运。自此始,漕运不再走城中直河,改由城东的运河而过。

  无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既是历史悠久的古城,又具工商发达的特征。在当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可以保护、传承、利用的面很宽、很广,与运河有关的城、街、桥、码头、仓库、旅社、民宅、商市等一切物态的东西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环环而生,点面结合,需要很好地制订规划。

  三

  芙蓉湖变迁对北塘的影响

  古代,北塘外曾是芙蓉湖水域。五六千年前,芙蓉湖是太湖平原上除太湖外的又一大湖,又名无锡湖、射贵湖。与太湖南北相对。东汉《越绝书》记“无锡湖周万五千顷,其一千三顷毗陵上湖也”。旧县志载:“无锡故水区也,芙蓉号巨浸。”芙蓉湖烟波浩渺,面积颇大,水清浅,多产菱藕,故以芙蓉为湖名。今无锡西乡有藕塘,因历史上种莲藕而得名,而藕塘之地域则属于古芙蓉湖之地。

  由于芙蓉湖水域面积大,使无锡多水泽河流。早在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封在江东,即治理无锡湖。“治以为陂”(河),“立无锡塘”。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别称塘河,以及塘岸即出于此。自东晋至宋代,疏治不断。直至明宣德年间(1426—1435), 江南巡抚周忱上筑溧阳东坝,下开江阴黄田港,以泄湖水,又在芙蓉湖西部筑堤修成芙蓉圩、杨家圩。自此后,芙蓉湖开始大为缩小。这对于开发利用土地,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仍蔓延至北塘,与北门外的运河相连,江尖渚即芙蓉湖中的一个渚岛,古称芙蓉尖、蓉湖尖。至清代, 芙蓉湖又缩小成仅20多平方公里的小湖圩。清康熙《无锡县志》载:“县旧志莲蓉湖在北门迎潮馆前,莲蓉即芙蓉,盖今北塘亦总谓之芙蓉湖也。”迎潮馆,今为接官亭弄口处。

  无锡还有“先有后祁、 慢有北塘”这句老话。元代地方志记载有后祁村。无锡塘河虽古已有之,但北塘沿岸原是一片芦苇塘,一直延续到三里桥、长安桥一带,直到鸦片战争前,这里还有不少芦苇塘和菜园田。到了清咸丰时,各种米船云集无锡运河中。从北面长江、运河来的船只首先到达北塘沿河,太湖以南的物资越来越多地通过北塘运往北方。由于古代芙蓉湖的缘故,使无锡北门外的运河水域宽广,加上北塘塘河的有利位置以及附近有内塘河、转水河、李家浜、龙船浜、游山船浜等众多河流塘浜,都起着方便水运、停泊船只的作用,北塘米市开始兴盛。全国四大米市,无锡为首。而无锡八段米市,又以北塘居多。无锡工商发达,米市为首,带动了粮食加工业、堆栈业的发展。也影响到纺织、缫丝业的发展。一时从北塘一直延伸至西塘、南塘,遍布工厂、堆栈等。北塘不但弥补了过去腹地不及南塘深广的不足,其辐射的广度和长度反而超过南塘,塘河的作用发挥得更为有效。这是近代北塘商市能超过南塘商市的地理环境因素之一。历代文人名流,包括乾隆皇帝等,都由北塘黄埠墩经惠山浜至龙头下,游玩惠山、锡山,此也与地理、运河、芙蓉湖因素有关,使无锡旅游、园林业名满天下。

  芙蓉湖早已湮没,而最终演变成为无锡运河北面宽广的一段,但留下了不少地名,如蓉湖庄、蓉湖路、芙蓉山、莲蓉桥、蓉湖大桥等。它给无锡西北乡、北塘一带留下了众多的河流水域,便利了交通,又与后来经济发展、商市繁荣密切相关。在无锡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北塘的地位尤应值得重视,因它是无锡近代崛起最为显著的地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