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气温波动,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足、血糖波动的高发时节,如何安全度过寒冷时节是糖友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非常时期应注意哪些事项?平稳度过寒冬需谨防哪些意外?不妨听听内分泌科医生怎么说。
及时补充水分,身体不适尽快就诊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四院)内分泌代谢科毛春谱副主任医师介绍,当下时节最应警惕心脑血管发生异常。气温较低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引起血管收缩,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友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肢体活动不良、口角歪斜等心脑血管事件征象,需及时就诊。另外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
生活中多多注意,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寒冷时节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增高,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更高,建议糖友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衣,注意保暖,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戴口罩,减少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若发生呼吸道感染要及时诊治,避免感染加重。
泡脚要密切关注水温
对糖友来说,糖尿病足是十分可怕的并发症。毛春谱介绍,寒冷时节皮肤干燥,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及干裂,尤其是下肢皮肤,建议糖友洗澡或洗脚后可用尿素霜局部涂抹,保持皮肤湿润,减轻瘙痒症状,避免足部干裂。许多糖友喜欢泡脚,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需密切关注水温,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温度感觉减退,即使泡脚水温过高也难以感觉到,容易发生烫伤,进而引起糖尿病足感染,建议糖友泡脚时可先用手试一下水温或由家人帮忙调控水温。同时避免用热水袋或直接烤火取暖。每日自查足部,对于足底等难以观察到的地方可使用镜子,发现足部胼胝、破溃等情况,及时由糖尿病足医生进行专业处理,避免自行用剪子剪趾甲、胼胝,可尝试用锉刀打磨。
日常生活中,除了规律服药,还要勤查血糖。血糖监测是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径,建议糖友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并记录,每3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
适当运动,注意防跌倒
控制饮食及规律运动对糖友来说非常重要。喝酒、饮食过量等都容易引起血糖波动,糖友需注意饮食均衡,控制总量,避免暴饮暴食。另外,酒精可抑制肝糖输出,使用胰岛素的糖友需尽量避免饮酒,以免发生低血糖。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有助于降低血糖、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等。运动时间宜晚不宜早,不建议清晨空腹运动,因为空腹运动易发生低血糖,且清晨温度较低,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建议糖友餐后一小时开始运动,此时血糖升高,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需要注意的是合并严重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不适合运动。
当然,冬季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外出时需注意防跌倒,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骨质疏松,跌倒后可发生骨折,影响健康及生活质量。糖友们也需适当晒太阳,必要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晚报记者 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