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乃先天之本”,肾脏出问题如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了生命的大厦根基牢固,有一群“肾斗士”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奋斗着,他们就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无锡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团队。
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年门急诊量6万多人次,出院患者3100多人次,血液净化中心110台血液透析机不停运转,1000多位血透和腹透患者长期在这里透析,维持较高质量的生存。
不忘初心炼医术,连续性服务普惠患者
50多岁的赵女士,不幸患上重症红斑狼疮合并多脏器衰竭,虽及时进行了床边血液净化治疗以及常规的免疫抑制干预,病情仍未能缓解。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孙铸兴带领团队,对赵女士病情进行了仔细慎重的评估,制定了详尽的综合治疗方案,果断采用小剂量生物靶向药物治疗方法。一个多月的精心医治护理,赵女士终于摆脱了透析,肾功能也恢复了正常。
从病危绝望到重获新生,期间医务人员的努力与心血,点点滴滴在心头,赵女士有太多的感激要表达,她也从此成了市人民医院的拥趸,对肾内科的医务人员更是无比的信任。曾有朋友建议她转到北上广更高端的医院,都被她拒绝了。她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她的高度依从性、配合度,也大大增强了治疗效果。
医者初心就是治病救人,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系统性血管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复杂性难治性肾病,一直是肾内科的技术主攻方向。市人民医院“肾斗士”们紧跟医学技术前沿,致力于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并形成了特色。近年来,通过分子水平的机制研究、高灵敏度生物标志物检测的诊断应用和新型生物靶向药物等免疫抑制综合措施的创新治疗,明显提高了难治性肾病的缓解率。相关课题已在SCI及中华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获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2项。
有好的技术更要有好的质量,为此,肾内科积极开展慢病一体化管理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成立专业小组,充分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实行全过程管理,护佑患者健康。透析治疗是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的有效措施。除了血液净化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进行的是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者居家治疗,需要患者具有极高的自律性,能够精准记录液体状态且进行无菌换液操作。为确保患者透析质量,肾内科在华佳副主任医师、李晓护士长、陈晓磊护士长带领的腹透团队的努力下,一方面加强指导,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管理,一方面积极开展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技术,腹膜透析操作过程由全自动的腹膜透析机来完成。此法可以利用患者整晚的休息时间自动进行腹膜透析,白天患者可不受约束地安排日常活动或者是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使患者重返社会,创造价值。
运用自动化腹膜透析机,通过网络远程上传数据,医务人员可及时了解腹膜透析患者尤其是居家患者透析治疗情况,进行持续性管理、监督、调控药物等,及时发现超滤情况、腹透管是否异常,并对患者血压、体重进行指导。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家庭护理能力,肾内科医护团队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上门指导和个性化服务,重点评估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环境管理、操作考核、透析指标监测、家庭支持系统等。截止至11月,2019年已上门服务44位患者。与此同时,肾内科还致力于适宜技术的推广,在10多家基层医院进行腹膜透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造福更多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近两年,肾内科将透析患者、早期肾脏病患者纳入网络化、信息化慢病管理系统,成立专业管理小组,安排随访时间、预约、督促患者及时就医,提供咨询服务。
严格的规范化管理结硕果,与最新国内外流调资料相比,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均为一流水准。目前,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是无锡市肾病和血液净化质控单位。
疏堵维护两手抓,守护血透生命线
肾内科有一部分患者要靠血液透析维持肾功能。在透析前建立的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对于有效保障血液透析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至关重要。为守护好这条“生命线”,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不断提升血管通路技术与维护水平,从最初的内瘘手术到现在的球囊扩张等高难度手术,让众多血透患者生命得以长期延续。
84岁的文老伯,患慢性肾炎40余年,两年前肾功能基本失能,开始血透。当时通过“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建的血管通路,但不久出现了头静脉狭窄,也就是血管通路这条“生命线”堵了,无法进行每周3次的血透,严重威胁生命,于是来到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寻求帮助。由于文老伯年纪大、有高血压等基础病,又做过肠癌手术,血管条件差、血管资源少,每一根血管通路都非常宝贵。肾内科医生经过慎重评估,为其做了超声引导下的球囊扩张术(PTA),从内瘘狭窄位置近心端进行穿刺,沿穿刺针置入导丝,放入血管鞘,在超声实时可见下引导球囊到达病变部位,缓慢扩张球囊,解决狭窄病变。“生命线”畅通了。文老伯又能进行定期血透,生命得到了保障。
血管通路的畅通,日常维护管理非常重要,肾内科成立了由张志坚副主任医师、周薇护士长和张渊护士长带领的由医生、护士组成的血管通路一体化管理小组,建章立制,运用信息技术,详细记录每位患者评估、治疗、反馈等信息,规范化管理,同时做好宣教,提高患者自我或家属内瘘检查能力。此举大大提高了血管通路的质量,有效解决了许多血透患者复杂血管通路问题,守住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临研相长促发展,厚积薄发增实力
多年来,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不忘初心,锐意进取,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是国家级腹膜透析培训基地、江苏省血液透析培训基地、江苏省血液净化CKD-MBD防治示范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无锡市医学创新团队。影响力覆盖无锡及周边地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患者,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科室24位医生中博士就有11人、两位学科带头人,一位后备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孙铸兴主任医师任江苏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科副主任王凉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秘书、无锡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主任委员,科副主任刘斌副主任医师是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青年委员兼秘书。人才的聚集,起到了临床与科研双促进的作用,能够开展更高水平的技术,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多位年轻医生在美国肾脏病年会、全球华人肾脏病大会、全国年会等一流的专业学术平台介绍经验交流发言,张志坚、张希燃医生在第三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大会病例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展示了肾内科工作业绩,展示了年轻医生的临床功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目前,肾内科致力于针对发病率高的膜性肾病诊治基础和临床研究、脓毒性血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转录水平生物信息法分析、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管钙化的防治和基础研究等开展科研攻关。今年,肾内科又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市卫健委重点项目,并获多项省级科研奖项。
延续护理到家门,温情暖心护肾安
小彭是一位长期腹膜透析的患者,因担心高磷高钾,长期进食少,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小朱是一个新开放腹透的患者,因过多吃水果,导致高钾血症;老周是一个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因为不能控制液体的摄入,导致心衰、胸腔积液……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与健康息息相关。
为解决患者和家属疑惑,肾内科的营养学院应运而生。通过“护士+医生+营养师”联合授课的方式,每月两次定期开课,把厨房搬到课堂,手把手地教患者怎么吃、吃什么,为患者提供了一日三餐的详细食谱、饮食建议和注意事项等,全方位地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科学地帮助患者制订营养方案,以促进健康、延缓肾功能衰竭、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既科学又充满温情,受到了许多肾病患者和家属的欢迎。
如今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护理服务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临床护理工作,受众也不仅仅是患者,而是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肾内科护理团队设计并制作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手册,针对患者的服药情况、检验指标、血压血糖尿量体重饮食的监测等项目进行科学指导和管理。
秉承着患者无小事的理念,“仁心仁术、向上向善”的人文情怀。为了人人享有肾健康,无锡市人民医院的“肾斗士”们将继续努力奋斗,让“肾”命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