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灾害如何防御、河湖环境怎么治理……在复杂情况下作出科学的决策考验着水利工作者的智慧。为长江水利建设提供大数据支撑服务的长江大数据中心21日在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式上线。这也是长江勘测设计行业建立的首个共享的水利大数据中心,对保护治理长江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小毛介绍,建设长江大数据中心主要是基于水利勘测规划、水行政管理、水利水务工作以及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当前,长江虽有各种数据库,但彼此并不互通。长江大数据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试图打通长江各类数据的信息壁垒。
据介绍,在前期对存量数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长江大数据中心设计构建了28个数据模型,拥有测绘数据12.8万份、影像资料1.43万份、空间地理信息总量超300TB,涵盖地质、地形等基础勘测数据,规划、枢纽、施工、机电、移民、生态、环境、建筑等十余个专业的业务数据以及水文气象、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互联网数据。
《自然》杂志盘点2019年重大科学新闻
嫦娥四号探月入选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刊文盘点了2019年重大科学新闻,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谷歌宣布成功演示“量子霸权”、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探访小行星“龙宫”以及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等入选。
2019年,人类加快迈向深空的步伐。新年第一天,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掠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天体“阿罗科斯”(曾用名“天涯海角”),完成人类探测史上最遥远的一次星际“邂逅”。
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着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自然》杂志认为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新闻还包括全球气候治理、美国政府停摆及英国“脱欧”对科研影响以及反科研领域性别歧视和霸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