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
省文明办日前公布了11月”江苏好人榜“,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退休教师蒋士凡入选。蒋士凡常说,人生对于历史长河来说,是不足论道的小事情,但对于个人而言,如何把握好人生,却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多从少起,万从一起,伟大源自平凡。
爱助孤 殷殷真情慰孤儿
原籍江阴华士的小赵,幼年时家中突遇变故,上幼儿园时就引起了蒋士凡的关注。从幼儿园到小学,学校为其减免各项费用,每年的代办费由蒋士凡代交。蒋士凡多次发动退休教师捐款,为他解决各阶段学习费用,直到小赵考上华东理工大学。上大学时,蒋士凡还为他争取到了奖学金,并寻找民营企业家,落实了大学期间每年一万元的教育经费。
小赵很努力,大学期间每年都获得奖学金。大学毕业后,小赵被学校保送读研。蒋士凡感到,生活中有些小事,本身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正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犹如黑夜中迸射的火花,骤然一闪,照亮了人的内心世界。
爱创零 不用扬鞭自奋蹄
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是关工委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工作,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项基础工程,蒋士凡总是自觉参与,主动作为。早在四五普法教育期间,他积极参与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活动,曾撰写过一份题为《和未成年人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制宣讲材料,并在云亭实验小学及全镇农村小学开展宣讲活动。
五五普法教育期间,蒋士凡借由云亭街道新市民子女小手拉大手刊授家长学校,将有关法律知识列入刊授家长学校教材,由新市民子女带回家督促家长学习。他每年还定期到云亭街道三河口新市民子弟学校向学生做法制教育讲座。这几年,蒋士凡先后赴云亭街道“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新敔山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等校外辅导站开展“与法同行”的法制教育讲座。
找资料,写案例,设计版面,校对文稿,直到落实印刷,蒋士凡是年近八十的老人,但他不顾家人劝阻,打早工,开夜工,圆满完成所有工作。有人说,少壮拼搏理当然,可如今头发花白了又何苦呢?对此,蒋士凡却认为,做工作有在任与退休之分,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党工作,关爱下一代是没有年龄界限,没有止境的。
爱帮教 悉心关爱特殊的人
从2008年8月起,蒋士凡担任“未成年人关爱教育基地”辅导员。多年来,他帮教了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00多名失足少年。干了一辈子教育,蒋士凡深知“爱”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他认真布置教育环境,使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入驻学员一走进基地就能置身于浓厚的教育氛围之中。蒋士凡还编制了入驻学员的学习材料,将基地制订的十二大项近一百条规章制度和有关法律知识以及有关名人格言编入教材,定期指导入驻学员集体学习或布置自学,使入驻学员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有序安排自己的生活。
讲到自己的工作,蒋士凡表示:“失足少年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怀,我最大的欣慰就是看着这些犯过错的孩子能正常回归社会,做一个有用之才。”在未成年人关爱教育基地这个特殊岗位,他深刻地体会到比起普通教育来,特殊教育更是一门艺术和科学,需要有更多的付出。
【链接】
暖!锡城一教师爱心助学25年
无锡有一位教师在2009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先后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楷模、最美中国老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市“十大红十字公益人物”“十大慈善公益人物”等,他就是堰桥高级中学退休教师俞斌。
俞斌的慈善助学爱心长跑始于1994年,那一年他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与贵州省开阳县立京小学一名失学半年多的三年级学生刘章武结成了“对子”,当时俞斌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只有300多元,可第一次他就汇出了400元。
为了让留守儿童、失依儿童、随迁儿童改善生活, 2006年退休后,俞斌创办了双休爱心午(晚)餐,至今已有来自全国各地共1500多人次享受到了免费爱心餐。每年暑寒假和节假日,他还接贵州、四川、延安等外地留守儿童来锡度假,让他们感知无锡,欣赏无锡美景,领略历史文化。在俞斌热心帮困事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热心人主动结对帮困,校服、棉衣、棉被、爱心牛奶、爱心旗杆、篮球架及文体用品等大量物资被送往山区,爱心的“接力棒”一直在传递着。
暖!八旬老教师无偿教书20年
在锡山区锡北镇有一位这样的老人,为镇上的小孩子们无偿辅导功课将近20年。这位老人名叫黄耀伦,18岁时便是一位教书先生,2001年退休后,黄耀伦利用起学生休息的时间,为附近居住的孩子们辅导作业、讲解难题,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黄耀伦与学生们之间有一个暗号——敲门。因为课外辅导没有固定的时间,从低年级到初中生,只要遇到不会的题就会来敲黄耀伦的门,而只要黄耀伦在家,他从来不会拒绝,就算正在吃饭,他也会立即放下筷子为学生们认真讲题。黄耀伦的爱人深有感触地说:“印象深刻的是夏天,晚上有学生来敲门,我们家里没有装空调,他给学生讲题,我就点起蚊香,给他们扇扇子。”近20年来,这样的敲门声从不间断。
为了与现在的学习知识同步,黄耀伦时常会去购买教材,不断增进自己的知识。黄耀伦说,教书是自己的乐趣,只要大家功课上有问题愿意来找他询问,他一直在。当问到准备教到什么时候时,黄耀伦笑着说,做到做不动了就不做了,现在觉得自己身子骨还硬朗,还能教好久。
(千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