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这里有古城墙、古房基、古墓群,还可能有古代的防御工事;这里有博物馆、考古基地,还有一座复原的古都……

文旅融合,无锡阖闾城要下一盘大棋

  阖闾城影视基地。(薛敏 摄)

  龙山石墙发掘现场。(无锡市考古所供图)

  最近,央视四套《国宝·发现》栏目来无锡拍摄《考古无锡》,重点聚焦了无锡吴都阖闾城的发现和最新调查、勘探进展。镜头前,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娓娓道来,为观众慢慢揭开春秋吴国都城的神秘面纱。《考古无锡》是一部大型纪实宣传片,预计明年2月初在央视播出,届时,无锡阖闾城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得到广泛的传播。而当下,无锡正努力盘活阖闾城遗址区域内的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将大遗址的保护利用融入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要下一盘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棋。

  一个亮点:龙山石墙或为防御工事

  央视《国宝·发现》来锡拍摄期间,正逢国内考古界专家到阖闾城龙山石墙试验段实地论证。现场,“龙山石墙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及相关工程”的标识牌高高竖起,一旁的“安全生产牌”上写明:始终贯彻“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工程,文物古迹的保护展示工程是以保护为前提的,尽可能让公众看到历史的年轮。

  龙山山脉位于阖闾城东北,面向太湖。2008年,阖闾城遗址的考古调查显示,龙山山脉的山顶和山脊沿十八湾分布着规模庞大的石冢和石墙。而石室土墩墓(又称石冢)和石墙的发现,也将阖闾城遗址的范围由阖闾城大城扩大到了龙山一带。2018年至今,无锡市考古所对每一座石冢、每一段石墙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测量,对多段石墙进行了清理发掘。龙山石墙蜿蜒分布,依山势高下而筑,石墙由石块垒砌修筑而成,墙体外侧两边用较大石块修砌,内填碎石块和土。石墙大多从石室土墩墓顶部越过,少数从土墩墓腰部或脚下经过。土墩墓在山脊上呈点状分布,彼此间距数米到上百米不等。

  龙山石墙仍有一部分保存较好,石墙清晰可见,墙体结构清楚,宽约0.7-1.1米,高近1米。刘宝山透露,目前已发现的石墙残余断续长达6至9公里,发现的石室土墩墓有近百座,石墙叠压于土墩墓之上,在龙山主脉及其支脉的山脊上绵延开来,颇为壮观。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刘家润、考古与文物系教授黄建秋还对石墙进行了石质和微痕分析。

  据了解,胡埭和马山的地方志中,尚未发现关于龙山石墙的明确记载。而根据目前的考古调查和地质鉴定,专家们推测龙山石墙的年代约在春秋晚期,可能与阖闾城有关。由于石墙立于太湖之滨的特殊位置,专家们认为,石墙作为掩体,或是阖闾城的第一道防御工事,并与阖闾大城、东城、西城和胥山湾构成完整的沿太湖军事外围防御体系。

  一盘大棋:探索保护利用最佳模式

  在探索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之路上,无锡阖闾城选择下一盘文旅融合的大棋。阖闾古城遗址管委会方面透露,阖闾城东城城墙的本体保护展示已基本完成,今后将对外开放。此外,阖闾城的东部,龙山西北角还有一座复原的古城,即吴都阖闾城影视外景基地。基地的建筑虽是新建的,但它的设计和建造,都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之上。阖闾城影视基地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就建在靠近大遗址的区域内。该影视基地也将吸引各路剧组前来拍摄。

  据了解,最近,阖闾城遗址被江苏省确定为五个“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之一。在阖闾城遗址的保护利用上,无锡始终本着尊重历史、慎重落笔的态度,将阖闾城的发展融入到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文物保护、生态修复、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的相互协调,促进大遗址这一珍贵的资源在当代的传承与共享。

  未来可期:考古与文旅发展并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无锡阖闾城遗址可在最新考古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五年的考古发掘计划,争取纳入国家课题,申请专项经费。

  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明年,无锡市考古所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组建联合考古队,对阖闾城遗址护城河、大型建筑基址等申请主动性考古发掘,结合本体保护,尝试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展示。

  长篇小说《阖闾王朝》作者高仲泰:作为国家遗址公园,阖闾城应在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吴国历史和民间传说进行扩建、延伸和系统开发,如孙武演兵场、西施官娃宫、西施响屐廊、西施浣纱码头等,还有阖闾城的护城河。应开发渔人码头,刺客专诸在此捕鱼、练烤鱼等。高仲泰还建议仿建当年的王舟、锦帆船、独木舟、战船;建烽火台,运用现代技术设计烟火表演,丰富旅游资源。龙山石墙是阖闾城独特的文化遗产,应大规模保护性开发。希望政府部门加强整体规划,将阖闾城的文旅资源统筹起来,加大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阖闾城是吴国都城。

  据悉,围绕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当地将打造一个与吴文化相关的特色文旅小镇,以及点将台和古胥湖吴国水军演练等项目,让遗址价值具象化、可视化,通过放大文物IP,丰富展示利用方式,阖闾城遗址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张月)

  链 接

  阖闾城遗址位于滨湖区马山街道闾江村,为春秋晚期城池遗址,是无锡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吴国的都城,阖闾城始建于阖闾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早在1956年,阖闾城遗址就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保单位。作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调查成果,经全国专家论证会确认,阖闾城遗址入选“2008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2013年,阖闾城遗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阖闾城遗址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阖闾城古迹多,传说也多。传说这里有兵器库、练兵场、点将台,有孙武训练水军的古胥湖,传说城东北的胥山为伍子胥屯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