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教育周刊

身处院士之乡的学校传承着吴地文化

无锡这群学生将《钱氏家训》读了近10年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在前不久举办的新吴区中小学“诵读学传”诵读大赛上,一群稚气未脱的学生身着汉服,手捧竹简,诵读着《钱氏家训》。据悉,这群学生来自泰伯实验学校。

  “泰伯故里,院士之乡。鸿山脚下,泰伯学堂。莘莘学子,书声琅琅。钱氏家训,传承弘扬。”该校小学部教科室主任荣秋霞介绍,学校诵读《钱氏家训》的初衷就在于此。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地处鸿山的泰伯实验学校注重传承吴地文化,将地域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赋予现代教育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着汉服捧竹简诵家训 经典诵读育气质

  “大约八年前,鸿山街道的钱伟长故居举办活动,希望学校能安排一个节目。当时我们迅速组织排练诵读《钱氏家训》,这是我们第一次表演。”荣秋霞介绍说,正是这一次演出,让学校有了成立《钱氏家训》诵读队伍的新想法。如今,诵读《钱氏家训》成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点篇章,融入每个泰伯学子日常学习中。

  《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四个篇章,诵读团队从组建到成为泰伯实验学校乃至整个新吴区的品牌活动,每一步都迈得扎实。学校最初选择小学二年级学生训练诵读,但由于《钱氏家训》的内容长,理解难度大,在老师逐字注明拼音进行分句教学的情况下,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很难理解。于是学校迅速调整,从三年级学生中挑选诵读队队员。“我们先安排了老师统一讲述《钱氏家训》的故事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利用早读课与班队课诵读和排练。”荣秋霞说,朗诵表演两头硬,是学校选拔诵读队员的条件,最终组建成约有六十名成员的诵读团队。

  诵读团队每次上台表演,总会给人带来庄重而严肃的氛围,这得益于他们的汉服和竹简。为了增强演出的仪式感,学校专门请汉服文化研究者定制了服装。“我们还组织孩子前往钱伟长故居,请古文化老师讲解,让他们对古装礼仪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荣秋霞表示,穿上了古装,一言一行皆礼仪,行礼也有固定的规矩。竹简如何卷起如何展开,单手如何端,双手如何捧,其中皆是学问,老师会针对每一个姿势进行训练,监督学生做到位。

  家长的默默关注和支持是泰伯实验学校顺利开展诵读活动的另一大助力。老师在校的教学时间有限,这就需要家长在家里带领孩子练习。汉服的叠放和穿戴都比较繁复,学生自己难以完成,家长的身影便会活跃在每一场比赛的后台。

  “《钱氏家训》诵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刚开始表演时并不听话,在一次一次诵读的过程中,他们慢慢理解了家训含义,提高了修养,后来只要站上舞台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书生气质。”训练老师杨敏芳回忆起学生表演的情景,忍不住感叹。

  玩起滚铁环吃上三让团 吴文化节传经典

  “从2009年开始,我们每年举行校园吴文化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11届。”学校校长黄永明表示,在文化节的一个月时间内,学校会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多项活动,争取学生、家长和学校全方位参与进来。

  “吴地游戏汇聚了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几乎接触不到了。借着文化节的机会,我们把滚铁环、飘糖纸和扔沙包这些‘老’游戏带回孩子身边。”黄永明说。大课间里,吴地游戏代替了广播体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全校师生都加入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大家把动力杆放在铁环的一个点上,然后找到铁环接触地面的点,保证这两点之间的线与地面的夹角不超过45度,这样你把动力杆往前推,铁环就会往前滚动了。”操场上,老师演示着滚铁环的技巧,学生在一遍遍摸索中逐渐熟练起来,兴奋地分赛道开始了滚铁环比赛。在重拾经典游戏的同时,学校还提倡孩子创编吴地游戏,将“老”游戏玩出新花样。

  “五(6)、五(6),团子最牛!”在泰伯实验学校,做团子也有了啦啦队。戴着“食神”帽的学生开始学做三让团子。“三让”与方言中的“三馅”同音,寓寄着当地百姓对先贤吴泰伯“三让天下”的颂扬。青白双色,猪肉、豆沙、芝麻三馅,学生禁不住新鲜团子的诱惑,纷纷品尝起了劳动成果。“家中的爷爷奶奶也加入了活动,老一辈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足,非常支持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黄永明说。

  今年4月,学校举办了第十一届校园吴文化艺术节,一二年级每班都要围绕赞颂祖国和家乡的主题进行儿歌诵读和情景剧表演,全程使用方言。“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二(3)班的五名学生“奶声奶气”说着吴侬软语,同时还加入了肢体动作,身体前倾,双臂慢摇,以充满童真的形式传承着吴地文化。

  在黄永明眼中,学校的理念不能只是想在心里,写在纸上,更应通过多样活动融入师生心灵。“近年来,我们通过学校特色创建、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系列校园活动等途径,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融入师生心灵,进而内化为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

  (杨涵/文,学校供图)

  一门六院士 半门皆教师

  链接

  在新吴区鸿山街道一个叫七房桥村的江南小村落里,住着一户有名的人家,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故居就在这里。钱穆家族在当地可谓望族,因为在钱家两代不足千人里,竟然一口气出了六个院士,包括钱穆、钱伟长、钱临照、钱令希、钱俊瑞和钱易。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最顶尖的人物,特别是钱穆、钱伟长叔侄,几乎代表了文理两大学科在近代的最高成就。

  今年9月,如今83岁高龄仍然躬耕于三尺讲台的钱易先生在“人文清华讲坛”讲述了钱家故事。“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钱易说自己更看重后半句。“不要叫我院士,请叫我老师。因为做老师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听到别人介绍自己是中国工程院第一批院士、清华大学第一位女院士时,钱易先生总是摆摆手,拒绝这些“高帽”。她最中意的还是那顶名为“老师”的帽子,并且已经戴了近六十载。

  钱穆:1895-1990,国学大师,字宾四,著有《国史大纲》等。

  钱伟长:1912-2010,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临照:1906-1999,物理学家、教育家,对我国仪器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钱令希:1916-2009,工程力学家、教育家。

  钱俊瑞:1908-1985,经济学家。

  钱易:1936年出生,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