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月平均工资6470元

2019年他们在无锡这样生活

  临近岁末,各行各业的年终盘点已陆续安排起来。日前,招聘平台职友集网一份34.7万份样本的调查显示,无锡月平均工资为6470元,其中,月薪4500-5900元工资段占比32%,月薪6000-7999元工资段占比31%。今年排名前五的热门行业分别为机械/设备/重工/、房地产、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新能源、教育/培训/院校。你身处哪个行业?又将给自己的2019年画上怎样的句点?我们选择了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五类热门职业人群,聊聊他们的收获与成长。

  网约车司机: 主动追求忙碌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是挣钱的,但随着市场越来越饱和,这已和一份普通工作无异”。2019年,王青成为了一名网约车司机,晚上下班匆匆扒拉几口饭,就在地铁出口、大型商超附近准备接单。和许多在这个行业挣到第一桶金的人不同,王青入行时,网约车已经过多番整顿,“平台补贴减少,各项费用叠加,还有违章风险并存”,全职一个月6000多元的收入,在王青看来并不足以宽裕地在无锡生活,他将开网约车作为自己业余生活的填充,“无锡GDP那么高,我给无锡拖后腿了”,他常常这样和身边人调侃。有些人把选择开网约车作为两份工作之间的过渡,有些人放弃了稳定工作贷着款来从事这样一份看起来“自由”的职业。王青的初衷很实在,开网约车实实在在让他多了一笔经济来源。

  王青来到无锡时,一心想着在这里扎下根来,摸爬滚打十几年。王青坦言,网约车司机的工作并不如很多人想象中一般自由,“醉酒的、计较的、暴脾气的,什么样的事都能碰到,什么样的人都得忍着”,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让他觉得充实,虽然“志不在此”,他表示依然愿意把这份工作好好经营下去。

  房产经纪人: 其实不稳定

  作为一名房产经纪人,施祥一直是朋友眼中高薪水的代表。“其实不太稳定,多的时候1万多,少的时候2000都没有。”他笑着说道,在从事房产经纪人一年半之后,他开始对这份职业有了一点疲倦感,所以今年6月份,他决定辞职开始从事新房渠道方面的工作,平时主要负责将汇总的新房资源与中介经纪人对接。说起为什么会从事这一行,施祥告诉记者,跟很多人一样,他所从事的行业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大学时期是学习的人力资源专业,在2016年毕业后,从事过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后来觉得当销售更适合自己,时间上也更为自由,就转行做起了房产中介。“做人事工作时,薪酬大概在5000元左右。”他说道。

  “虽然现在的薪酬和刚毕业时差不多,但是总体也还算满意。”他告诉记者,从事新房渠道之后,在做本职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兼职卖房,整体工资加起来可以达到8000元左右。但施祥表示,也会有压力。未来,他希望自己可以在房产行业做到资深,也会考虑通过考试提升自己。

  英语培训师: 在满足中成长

  大学毕业就加入英语培训这行的李文阳,现在已经有了三年半的少儿英语教学经验,他的教学对象是3-12岁的孩子,目前薪资每月大约是1万元左右。回忆起当老师,他告诉记者,大学里的朋友算是自己的“引路人”,那个朋友是做培训的,建议他可以去试试,然后就当上了老师,一直坚持了下来。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李文阳表示还在规划中。“还在研究,可能考虑从培训或者管理这两个方面来发展。”对于这份职业,他认为满足感是非常大的。“不管是看着孩子们在我的教授下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是说这几个月、一年、两年,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都会给我带来很多满足感。”他强调说,特别是当孩子们主动过来拥抱他的时候,给他准备一些小礼物、小点心,都会带来很多感动。

  销售专员: 跌跌撞撞前行

  从事多年销售工作的杨真怡,已从销售专员做到公司的销售总监。回忆起毕业至今的职业生涯,她满是感慨。杨真怡大学的专业是媒体策划与营销,大四实习时就来到了现在就职的一家新媒体广告营销公司。原本,她是去面试的新媒体编辑岗位,谁知面试结束后,老板说她适合做销售,然后就试着当了销售,事实上,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销售都并非专业出身。

  杨真怡告诉记者,一开始并没有那么顺利,实习的前三个月加上转正的第一个月,她一个单子都没签到。她坚持打电话、见客户、做方案,直到第四个月,她终于签到了客户。“完全是自己谈的,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挂单过。”她自豪地笑了。作为销售总监,她的工资跟团队业绩挂钩,目前大概在1.3万元左右。她坦言,其实现在的工作不轻松,带团队、做业绩、陪访、做培训,因为对公司有感情了,对职位也有一种责任感,所以一直都在努力。未来,她希望向纯管理类发展,培养两个接班人之后,就考虑只做管理。

  新媒体人: 24小时待命

  “在外我们出席各种看起来高端的场合,在家我们领着薄薪精打细算度日”,新媒体人阿飘月初刚刚经历了职务变动,也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加班频次提升。常常伴着深夜的路灯回家,小心翼翼地绕过路边的野狗,也在睡梦中接到过客户的修改意见,睁着酸涩的眼睛改着迎来清晨的太阳,在阿飘看来,这是一份压力与成长并存的行业。

  “忙碌背后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次质疑,工作内容拓新的挑战让自己在不熟悉的领域跌跌撞撞,情绪崩溃藏在手心掐紫的深痕中,几次努力转移负面情绪失败后,也会上气不接下气地集中爆发”,说起工作中的心酸,阿飘有吐不完的苦水,但当下一次繁忙来临时,还是会咬咬牙接着干。她表示,“这份工作带来的阅历提升和能力锻炼是珍贵的,并不会因为辛苦而考虑换工作,比起劳累更怕一成不变。”

  招聘专家: 别让技能缺失

  盘点一年收获与成长的同时,也有不少职场人考虑在岁末年初寻找新东家,开启新的职业生涯规划。

  “不管是理想中的好工作求而不得,还是被求职市场拒之门外,本质上都是技能短板带来的鸿沟。”智联专家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经济整体结构的改变而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吃紧的情况,而这些产业挤压出来的就业难群体,技能又无法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领域形成对接,在劳动力市场中属于失业风险较大的群体。”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不仅体现在就业竞争的冷热不均,更体现在薪酬上,从2019年第三季度不同职位的平均招聘薪酬来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岗位薪酬较高,劳动密集的岗位薪酬垫底,行政文秘、家政服务、技工/操作工、烹饪料理等职业在薪酬上常年不见起色。

  专家建议,就业市场结构也在不断变化,通过技能提升和文化素养的渗透充分积累技能红利才是立于人才市场的根本,企业也要克服“拿来主义”的短视行为,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意识,在与员工的共赢中提升收益。 (晚报记者 陈钰洁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