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焦点新闻

无锡录音棚的“生存之道”——

苦苦坚持,缘于热爱

  录音棚,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通常面对的是专业群体,仅与“明星歌手”能画上等号。在无锡,大大小小的录音棚也有近15家,它们面对的多是普通人群。故客流并无保障,有时整月只有2、3单生意,像逢年过节算是录音棚赚钱旺季,30几单也是能有的。

  开设录音棚的这些人心里都清楚,在本土靠录音棚里的买卖“无法盈利”,主要是因为喜欢音乐无法割舍,所以大部分人以副业赚钱养录音棚,甚至以与客人彼此间共同爱好“音乐”为谈资,促成的“棚外生意”比比皆是,这已然成为了无锡录音棚的生存之道。

  “足不出户”就能录歌 录音棚做生意更难

  翻开大众点评APP,搜索录音棚,相关的有十多家,与美食店一样有评论点赞。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时,无锡就有人开了录音棚。年过半百的范荣是南师大音乐系毕业的,因为喜欢音乐也喜欢作曲,就在琴行里开辟了一块地方搭建了“录音棚”。那时远不像现在录音设备这么高端,还用录音机和磁带录歌。因无锡当时根本就没有专业的录音棚,所以只要有人或者单位需要录歌,就只能找范荣,录音棚的生意特别红火。

  “如今在无锡,大大小小的录音棚真不少,符合专业性的却不多。”泛亚原本录音棚的录音师于闯表示,可以称得上专业正规的录音棚,在无锡不超过5家,很多录音棚都是在个人家中的房间里,贴上隔音棉,添置些录音设备,也就可以做生意了;还有一些录音棚在琴行里,为了便于琴行学生录音而设,看上去像是录音棚却没有达到专业录音棚的标准。目前无锡大部分录音棚面积都在10-30平米之间。泛亚原本录音棚是无锡目前最大且硬件设施最好的录音棚,总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是于闯所在的原本音乐在经营。其中最大录音棚就有400平方米,其余两个有100平方米,地方大成本自然高,经营压力也更大。原本音乐是在2013年组队的,核心成员5人,有专业玩音乐的也有爱好者,成员一直有变动,主要也是因为“玩音乐”养不活自个。于闯直言,最早搭建录音棚只是因为团队原创歌曲需要,并未考虑经营的问题,如今不一样,需要为录音棚寻求更多的出路。

  更让专业人士无奈的是,如今音乐APP开发的越发专业,只需下载个软件,配上话筒,照样可以享受录音棚里带来的效果。于闯直言,录音的好坏是没有统一概念的,并不是顶级录音棚里录制的,就肯定是顶级音乐,很多国外音乐爱好者,只用电脑和声卡就可以录出天籁之音。现在录音可以足不出户,甚至越来越便捷;音乐发烧友花费两三千元人民币就可以倒腾出一间小录音棚,如果不会录音,网上还有很多教学视频。“就跟设计、摄影差不多,慢慢都在变得更为普遍,最重要是人,这个拥有技术的人。” 大华录音棚的王爱华说道。

  收入勉强维持生计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录一首歌需要多少钱?记者调查中发现,无锡录音棚的价格几乎都差不多,单人每首歌费用在200到500元之间,多人合唱费用在2000到3000元之间,人越多价格也就越贵。王爱华告诉记者,一首歌录制后,后期还需要混音、修饰、合成,少一个步骤都不行,如算上人工加设备的使用成本,基本不能盈利。有氧音乐录音棚的魏帅表示,录音也有淡旺季,年底是最忙的时候,很多影视剧后期配音、公司年会录歌等。像魏帅、于闯等录音师每月也就3000元到4000元的月收入,勉强维持生计。而录音室的老板还有可能面临亏损,王爱华透露,自己的录音棚从2010年至今,9年多时间,只能说是没赔。

  江南大学音乐系毕业的王爱华,俗称“斜杠青年”(指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装潢、培训班都算是他的主业,但另一方面他一直没有放弃过原创音乐。“我是音乐专业学作曲的,一直想做自己的音乐,可是在无锡这个城市纯玩音乐,无法解决生活基本所需。”11年前,王爱华大学刚毕业就利用家里的卧室打造了自己首个录音棚,那时候的无锡还只有两三家录音棚。“其实就是花了一万多元,买了点设备,连隔音都没有,怕声音太大的话就用被子盖着。”他笑着说。虽然过了很多年,自己的录音棚也达到了专业水准,但他依然记得当时自己接到的第一个单子,连编曲带录音1000元,“是客户送给妻子的生日快乐歌,作词作曲加编曲。”

  “三年前刚入行,月收入也就两千多元。”问及为什么收入并不高,却还愿意留下?魏帅表示,更多的还是因为喜欢,热爱音乐,想要继续努力下去。“其实现在的状态有点像是我离不开团队,团队也离不开我。”虽然他的家人更愿意他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但他还是想要为了理想留在无锡,他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付出的越多,到了收获的季节就能收获的更多。”他充满希望地说道。有趣的是,在采访中,近7家录音棚工作人员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因热爱音乐,亏本也依旧希望开着录音棚。

  不靠录音棚来盈利 全由其他副业来支撑

  都说原创音乐人不但寂寞还苦。确实,他们要不停地寻求灵感写歌,定期发表作品,但录歌编曲都需要成本,以至于大部分人都是在做音乐之余还需要另外打工。用副业赚取的钱来维持音乐梦想。录音棚的经营亦是如此。

  “我们去年接了不少明星的录音,有肖战、杨紫、鞠婧祎、周华健等。”于闯表示,因为无锡影视发展越来越好,来无锡的剧组、明星都多,给录音棚带来了不少生意。于闯心里清楚,录音棚单靠录音是不行的,故他们开始签约歌手,用抖音、快手等视频模式包装,推出自己的原创音乐。这些对于也是网络红人的于闯算是不小的突破,他早期就以“CPU眼罩”这个艺名在网上音乐圈“混得”颇有名气,目前为止已经写了36首原创歌曲。于闯告诉记者,歌曲如果爆红,就会为歌手带来商演、直播的机会,同时也能获得歌曲版权费用。

  去年,靠抖音带火的《芒种》《野狼disco》《生僻字》等歌曲,它们的成功也让于闯有了信心,一首好的歌曲本身就是财富。目前,他们已经签约了3个无锡本地的艺人,也有在创作《打死不起床》《困了也不睡觉》等原创歌曲。同样,得益于爆款歌曲《无锡》的名气,其原创演唱者肖斯塔的有氧音乐录音棚的客户全部奔着他的名气来的,而录音棚的盈利其实在有氧音乐只占总盈利的一小部分,主要盈利还是靠演出活动、策划活动、拍摄等渠道。

  “录影棚是盈利其中最小的一块,可能也不盈利,它更像是谈生意的平台。”王爱华很直接地说,主要来录音棚的消费者都是喜欢唱歌的,年底企业年会需要录音的,而自己很多装修、培训的生意都是这样谈成的,因为有共同的话题,所以谈生意格外顺利。对于录音棚,王爱华表示,不管它赢利或亏本都不会关闭,因为这是自己最热爱的事情,也是希望。 (晚报记者 璎珞、 张颖/文 璎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