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看无锡

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公婆

好儿媳用行动诠释孝道

  家住蠡湖人家的徐秋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她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公婆,满含孝心的善举感动了蠡湖街道蠡园社区的居民们。在小区里,问问邻居对徐秋华的印象,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毫不犹豫地夸赞道:“徐秋华可真是个好儿媳妇啊。”

  家庭和美 牺牲工作照料家庭

  徐秋华出生于1964年,今年55周岁。自1987年成家以来,她和丈夫相濡以沫,对长辈和和气气,对孩子关爱有加,经营着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徐秋华的丈夫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作为普通职员,全年收入一般。

  2011年,徐秋华的公公突然患病中风,生活不能自理。护理老人就成了这个家庭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因此,自公公中风后,为了时间上能自由充裕一些以便照顾老人,徐秋华放弃了固定工作,打打零工、做点小生意。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凡事有例外,自公公中风后至今,徐秋华就一人挑起了照顾公婆的重担。虽说徐秋华之前靠着辛苦打零工,这么多年来也攒了点钱,但她始终不放心把公婆交给别人照顾,总觉得亲自照顾才安心。“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将公公婆婆送去养老院。”徐秋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不管工作有多忙,只要一到吃饭时间,徐秋华肯定放下手头工作,回家买汰烧给公婆吃。

  每天,徐秋华都要独自搀扶160斤的公公上下床、上下轮椅好几回,她坚持帮公公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候、耐心护理、不厌其烦。公公逢人便夸“有好儿不如有好儿媳,我家儿媳待我比亲儿子还亲”。

  雪上加霜 主动担责服侍公婆

  除了对公公的日常护理,徐秋华还要照顾身患直肠癌的婆婆。婆婆遭受病痛折磨了十多年,但在徐秋华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病痛有了缓解。本以为虽然生活充满困难,但是阖家幸福的日子会顺顺利利过下去。没承想不幸又降临到了徐秋华家,本就患有骨质疏松的婆婆又意外骨折了。因此,除了照顾不能自理的公公,徐秋华还要多照顾一个行动不便的婆婆。虽然徐秋华的丈夫也有兄弟姊妹,但是徐秋华却不把责任往外推。“照顾公婆是我们小辈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家情况特殊,我丈夫的哥哥、嫂子、妹妹、妹夫都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老人需要照顾,要他们时时过来照顾父母也不太现实。”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工作,徐秋华主动承担起责任,一力承担下了照顾公公婆婆两个不能自理的人的重任,一干就是十多年。

  听医生说晒太阳能补钙,徐秋华就每天带着老人外出晒太阳。她坚持每日打扫卫生、开窗通风,让老人的房间始终保持洁净舒适。一日三餐也都由她亲自张罗,每餐亲手端到老人面前,仔细喂到老人口中。喂水喂饭,端屎接尿,翻身子换被褥,帮老人洗脸、擦身、洗衣服、换衣服等等,凡是老人不能自理的活,徐秋华都会帮他们服侍妥帖。每天照顾老人的活虽然又脏又累,但徐秋华却毫无怨言,真正做到了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让人心生敬佩。被问及是否会对每日这样枯燥繁琐又劳累的事务感到疲惫时,徐秋华笑着说,“每天回到家后还能喊上一声‘爸妈’就是这世间最幸福的事情。”

  然而,2015年9月,徐秋华的婆婆还是没能战胜病魔。葬礼上,徐秋华哭得悲痛欲绝,但她不能放任自己的悲伤,因为她知道还有比她更难过的公公需要她打起精神来照顾,她不能倒下。面对不幸和困境,徐秋华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用坚强的心和充满爱的行动继续承担着照顾公公的责任,让这个家始终充满温暖和爱。温馨的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徐秋华用自己的孝行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潘凡/文 社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