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破百

梁溪“智造”让老城厢发展提速

  无锡华阳科技有限公司内的智能货架。

  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破百,完成率及增幅均列全市第一。昨天,梁溪区召开区委一届九次全会,会上传出该消息,创新梁溪正在成为现实。自2016年梁溪区成立以来,梁溪区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点,生产高端智能化设备,启用智能化车间,以梁溪“智造”为契机,引导企业走新型都市工业之路。

  年轻团队瞄准智能设备制造

  在山北的无锡光电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内,一幢红色的厂房干净而漂亮,电梯上4楼,恩纳基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超净厂房内,工程师在这里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中央空调和安静的工作环境,一改制造行业车间内的喧闹。公司老总吴超是个85后,颇具传奇色彩,学新闻出身,当过大学老师,干过销售,最后却创办了一家芯片封装机器人为主攻方向的高科技企业。企业创立于2016年9月,和梁溪区同一年成立,团队目前约有50人平均年龄30岁左右,年轻的80后和90后是这里的主力。他们生产的封装机器人的精度为微米级别,在国内能做到这一精度的企业只有3家左右,为摄像头、MEMS传感器、光-微波通讯模块、IGBT大功率模块等器件提供服务。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他们的客户已有天津三星、苏州INNOLIGHT、杭州MDK、京瓷体系、英飞凌体系、海康体系等全球半导体产业龙头企业。2018年,吴超带领团队在江苏省第四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二等奖,也是目前梁溪区在高层级创业大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有心的是,他们针对自家的封测设备,还开发了一套远程诊断维护系统,运用AR技术远程辅导用户调试、检修设备。吴超说,有时设备只是一个线头脱落,等待工程师飞过去可能只要5分钟就能搞定,但企业要停产2天,无论是人力和产能都大受影响,而有了这样的设备,能节省大量的成本。

  国际订单纷至沓来

  在南湖大道东侧的扬名街道范围内,无锡华阳科技有限公司则是另一种代表。帽子、工装全副武装走过风淋门后,就能到达他们的汽车电子智能车间内。一排排会闪烁红灯和绿灯的智能货架相当引人注目,当生产线上需要某个来料时,货架会自动根据系统提示,在货料所处的组位上亮灯,工人用一部掌机扫描货料的二维码就可选取,避免了寻找和用错货料的问题。该公司供应工程部主管胡广仁介绍,整个车间都已进入智能化系统,来料不要分拣,系统会根据工单发料并按条码信息自动选用,还会分析用量,提醒后续来料摆放,仅此一项就节省了4个人力,还减少了错误的发生。

  华阳科技成立于2002年,他们从传统的制造业起步,加入“智”造元素无疑让企业有了质的飞跃,亩产税收达到130万余元,远远高于梁溪区的均值。他们的车间也刚刚获评2019年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亮表示,智能车间使得公司产品更有保证,使得产品更有可追溯性,且质量管理水平更有保证,他们已与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有合作。一个月前,他们还接到了来自沙特阿拉伯王国约400万台智能电表表计项目的订单,智能车间显然是对方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梁溪“智”造成新一轮驱动力

  从昨天召开的梁溪区委一届九次全会了解到,过去一年,梁溪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增幅全市第一;净增规上企业542家,超前三年之和,增长42.8%,贡献度全市第一。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营业收入增长45%、三年实现增长200%。2019年,梁溪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家,增长53.6%,完成率及增幅均列全市第一。自成立以来,梁溪区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破百,达到106家。未来,梁溪区还将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迈向中高端,抢占现代产业“制高点”。针对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强化都市工业支撑地位,培育发展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和龙头企业,年内力争雏鹰企业达50家以上、瞪羚企业25家以上、准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加速易华录、中物达等重大项目落地,力争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健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继续实施“企业上云”行动,加快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力争年内新增“上云”企业15家、智能车间3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以上。

  梁溪区科技局局长程宏庆表示,梁溪“智”造将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企业的创新发展,诸如5G等运用的突破,也将更加方便百姓的生活,增加区域就业和税收,将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提升民生福祉,成为提升幸福指数的驱动力。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