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秒读

部分高校将开展“强基计划” 录取学生采取导师制、小班化

  记者15日获悉,为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教育部将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这一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在招生选拔模式上,将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

  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据了解,教育部将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这一试点。起步阶段,遴选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试点。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国家卫健委:

  拟对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进行重点监测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为加强药品短缺风险预警,国家对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进行重点监测。同时,对市场供应充足、能够形成有效竞争、基本满足临床需求的药品,可被风险效益比或成本效益比更优的新品种所替代的药品,应当从国家短缺药品清单中调出。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14日。 (中新网)

  江苏出台地方规章明确生产者召回主体责任

  记者15日从江苏省政府获悉,为进一步明确生产者召回主体责任,该省近期出台全国首部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地方规章。

  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消费品质量负责,跟踪观察其生产的消费品安全状况,收集消费品缺陷信息,建立健全消费品追溯体系。

  为规范市场监管部门对缺陷消费品召回的监管,办法还明确了收集缺陷消费品信息的途径可以通过监督抽查、举报投诉、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平台监控、伤害信息和风险监测等方式。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1星

  15日10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亚米级超大幅宽商业光学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宽幅01星(又称“红旗一号—H9”)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卫星入轨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5颗“吉林一号”卫星组网,为政府及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