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专版

光明卫士守护“睛”彩世界

——记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无锡市人民医院眼科

  眼睛,是人们感知世界、发现世界、改造世界的桥梁。让患者受损的眼睛恢复光明,重新拥有多彩世界,无锡市人民医院眼科的光明卫士们不断探索创新,锤炼医术,让心灵之窗恢复明亮。

  无锡市人民医院眼科是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重点学科(省市共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长三角疑难眼底病诊治平台联盟单位、无锡市眼科医疗质控中心、无锡市眼科联盟牵头单位。拥有完备的诊疗团队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专科年门急诊量15万人次,年手术3000余台。

  精进创新勇突破,做优技术品牌

  56岁的徐女士是一名会计,近期越发觉得视物模糊,看近看远都不清楚,对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不便。她慕名找到了眼科学科带头人姚勇教授,并很快接受了导航下精准超微创屈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术后第三天,徐女士的远中近视力均达到0.8-1.0,不仅能看清远景、近景,连看电脑、看手机、看报纸都不用戴老花眼镜,眼睛“返老还童”的感觉让徐女士开心不已。

  无锡市人民医院最早在省内开展导航引导下精准超微创屈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将传统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带入了白内障屈光手术的新时代。从既往仅仅让患者看得见、看得清,到现在让患者看得舒适,市人民医院在技术精进上不懈努力。首先,根据患者角膜地形图和其他屈光检查,设计个体化的白内障手术切口;其次,采用术中导航引导制作精准的手术切口,以有效地矫正散光,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同时,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能够获得理想的远、中、近视力,拥有令人满意的视觉质量。

  3个月前,外地的周先生因右眼不慎被铁丝弹上,于当地医院接受了右眼球破裂伤修补术。术后右眼视力仅剩光感,几近失明。3个月来他辗转于南京、上海等多家医院,都被告知复明希望渺茫。带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找到了市人民医院的姚勇教授。姚勇教授经过仔细检查,决定帮周先生手术治疗。近一个小时的精细手术,不仅帮周先生摘除了外伤性白内障,成功植入了人工晶体,而且修复了虹膜根部离断和瞳孔,最大程度地恢复了视功能,维持了眼球正常结构。术后周先生的视力从光感恢复到了0.15,终于重见光明。

  复杂眼外伤的光学重建技术是无锡市人民医院眼科的特色技术,多年来,市人民医院通过技术创新,广泛开展前后节联合地眼外伤视觉修复手术,挽救了众多眼外伤患者的视力。并且获得技术专利4项,获批市卫健委适宜推广技术项目,姚勇教授也多次受邀在全国会议进行专题授课,得到了同行的一致认可。

  市人民医院眼科对技术的不懈追求,拥有了多项代表性创新性技术,如:术中导航引导下的屈光手术个体化治疗、儿童白内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复杂性白内障微创联合手术、闭角型青光眼个体化手术、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黄斑疾病,复杂眼外伤的光学重建等等,在长三角地区拥有了广泛的知名度,并成为了苏南地区首批长三角疑难眼底病诊治平台联盟单位。

  科学规划促发展,亚专科快速成长

  市人民医院眼科近年来更注重各亚专科的发展,在传统的优势亚专科的基础上,眼底内科、角膜及屈光、眼眶整形等多个亚专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更好地服务锡城及周边百姓。

  眼眶疾病复杂多样,早期病变隐匿,临床症状各异,诊断和治疗困难,常易被误诊。眼眶病的危害较大,轻者影响外观,重者威胁视力,甚至生命。眼眶内组织结构复杂,空间狭窄,操作困难,手术难度高、风险大。目前无锡地区缺乏眼眶病专职医生,眼眶疾病患者不得不奔波于北上广求医问诊。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的市人民医院努力夯实学科建设,从美国引进眼眶病专家蔡季平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蔡教授是医学博士,曾被评为上海市“医苑新星”,此前就职于美国贝勒医学院眼科,多年从事眼眶病的基础和临床工作,对眼眶病尤其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综合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华东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蔡教授将带领团队针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进行个性化治疗和综合治疗,开展眼眶肿瘤的微损伤手术,眼眶骨折的整形修复等高精尖技术,为江苏地区广大眼眶病患者带来福音。

  为进一步提高眼底内科诊治能力,科室配备了各类先进的检查和治疗设备。眼底内科诊疗通过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各种新生血管眼病,包括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通过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等,通过PDT治疗脉络膜息肉状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通过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眼科在省内率先引进的FORUM眼科影像分析系统,将各项检查连接,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对患者早期诊断、疗效分析和慢性病终生随访,对就诊的患者眼病资料进行跟踪,不仅能帮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医生判断预后,大大提高了眼病诊断的准确性。

  在屈光矫正方面,角膜及屈光组除了开展传统的准分子激光治疗,针对高度近视眼患者开展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TORIC散光晶体植入术,开展个性化的屈光消减治疗。

  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方面,泪道组针对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出血多、吻合困难、影响外观等特点,开展了鼻内镜下的鼻腔泪囊吻合术,该术式具有微创、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术后面部无疤痕等特点。

  临床科研齐发力,人才梯队优化

  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水平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学科带头人姚勇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无锡市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和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优秀人才、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无锡市医学杰出人才、无锡市眼科首席医师,近日,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无锡市优秀科研人才。

  在姚勇教授的带领下,眼科采用培养和引进并重的方法,招收进站博士后5名、自主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5名。科室重视年轻学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有效拓宽人才的思路和眼界。目前科室有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1名、委员1名、青年委员1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2名,江苏省医学会微循环分会委员1名,省医学会激光分会委员青年委员1名。培养江苏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青年人才1名,无锡市“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青年人才1名。

  在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市人民医院眼科的科研水平也显著提高。近年来眼科组建了三个科研团队:基础研究团队、应用转化研究团队和临床研究团队,致力于高致盲眼病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等研究。目前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无锡市科技局重大项目1项,及其他省市科研课题立项10余项,雄厚的科研实力已稳居无锡市眼科的前列。近五年来,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中华核心论著50余篇。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项,无锡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近日,再传捷报,眼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立体化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无锡市政府腾飞奖。

  携手联盟同协作,造福眼科患者

  为了进一步提升眼科的整体实力,打造无锡地区的医疗品牌,市人民医院与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签署了紧密合作协议,将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合作。同时,积极探索与国外知名眼科中心的交流合作,近年来已先后输送骨干人员分别赴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的知名医疗中心学术交流。推进院校合作和院所合作,携手南京医科大学、江南大学医学院、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共同致力于高致盲眼病的临床科学研究,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

  把更好的技术带给患者,市人民医院眼科近10年来在医疗、科研、学科建设各方面发展迅速,建立了无锡地区高致盲病变临床诊疗和研究中心。除了开展各种疑难眼病诊治,针对苏南地区的高致盲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建立了立体化综合防治体系,在提高诊疗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居民的防治意识,帮助社区提升了诊治水平。牵头23家无锡市医疗单位成立了眼科联盟,致力于打造我市高致盲眼病“基层首诊、分级诊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为锡城百姓筑起视力防护堡垒。 (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