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乐龄周刊

“生命不止育人不歇”,还很愿意接受新事物

这位98岁长者捐出万元助学 街坊能在抖音上刷到他

  南长实验中学学生为朱允广系上红领巾

  朱允广在家中

  17日是锡城中小学秋季学期的最后一天,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来了一位特别的老人,他为校方“日新”奖学金投入一万元,再次用行动践行了“生命不止、育人不歇”的理念。

  他叫朱允广,今年98岁,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组建地下少先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青山中学校长,与同事们首创“三美”教育和“五讲”“四美”教育活动,影响深远。

  九旬老人热心公益,捐赠万元奖学金为学子加油

  17日上午7点多,南长实验中学正在举行学期结业仪式。在孩子们热烈的掌声和期待的眼光中,98岁的朱允广来到学校礼堂,为校方“日新”奖学金注入1万元,向各班考试第一名的孩子、进步最大的孩子以及遭遇疾病和家庭变故的孩子送上特别的心意。

  学生代表为老人戴上了红领巾,老人则回赠亲手写的《新时代祝愿歌》:“不忘初心本质,担当使命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奋起报国征程!展示文明风采,矢志立德成才。壮志砥砺奋进,科技报国胸怀!展示创新智慧,为民造就精彩!追寻青春梦想,铸就美好未来!”这是一位近百岁老人殷殷的叮咛,感染着现场每个人。

  该校校长王依群表示,朱老并非首次捐赠奖学金,早在多年前她当学校辅导员时,他就常来学校捐赠和讲课。锡惠里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史莹表示,老人省吃俭用,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严格,很少看到他给孙辈压岁钱,但对于有需要的人总是出手大方。前段时间朱老多次和她说起要捐赠奖学金的事,最终老人如愿了。

  离休以来,朱允广结合社区特点,每逢寒暑假和无锡解放日,总是在家热情接待学校和社区学生,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他在做好思想动员的基础上,组建了由42位老同志参加的“关爱工作团”。他充分利用暑假举办“青少年之家”,先后组织“蓉湖之光”“军营之歌”“科技之星”夏令营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他在锡惠里社区召开家庭教育研讨会,一方面让家长们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另一方面纠正家庭教育中过度娇惯和期望值过高这两种错误倾向,开展隔代教育,纠正许多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的习惯,开创新型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他还资助了部分特殊家庭的孩子。

  曾受国家领导接见,和同事们倡导“五讲四美”

  朱允广是泰兴人,他于1944年参加革命,当时担任苏中解放区抗日民主教育工作,1946年10月3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泰兴县路南办事处主任陆文渊直接领导下,主办“路南斗争报”。1947年春,在敌占区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独自办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罪行,人民群众拍手叫好。1947年9月起,他在中共苏中一地委江南地下工作组领导下,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以江阴港南小学为基地开展地下工作,向青少年学生秘密进行革命思想教育、组建地下少先队,激励地下少先队员立志成才、献身祖国,培养了高德正等革命工作者。

  1948年11月,他按党的指示,侦察江阴要塞,获取军事情报。1949年春季,他积极做好国民党江阴县教育局人员的策反工作,保存档案文件,迎接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少先队工作出色,他被推选为苏南代表出席中央少年儿童工作会议,于1950年4月26日受到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他在担任青山中学行政领导期间,与学校有关同志一起,首创“三美”教育和“五讲”“四美”教育活动,1981年《江苏教育》及有关报刊对此作了报道,影响全省、辐射全国。他带领全校教师开展以“教书育人”为主题的教育科研活动,对提高全校师生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性恬淡心态开放,“咱抖音见”

  朱允广家的墙壁上有一首小诗:“地下斗争艰又险,侦察要塞虎穴进,策反工作险中行,视死如归践誓言。‘三美’之花向阳开,‘五讲’‘四美’育人才。科学育人践其志,胸怀祖国为未来。离休岁月志不休,老有所为写春秋。革命传统育后代,无私奉献乐悠悠。”这被称“奉献人生三部曲”,可以说写尽了他的一生。

  朱允广生性恬淡,家中除了书籍,没有太多摆设。照顾他生活起居的龙琴介绍,老人的要求也很简单,早上吃点燕麦、鸡蛋、牛奶、馒头之类,中午一荤一素即可,晚上一般吃点馄饨,都是她包上一大堆放在冰箱里随吃随拿的那种。老人不太喜欢吃虾,会来点鱼,偏爱红烧肉。“他喜欢红烧的东西,一看到清蒸鱼之类就不愿动筷”,龙琴说,其他方面老人没有太多要求。

  每天上午8点起床,晚上6点就要准备睡觉,朱允广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天气好,会在小区里散散步,也会做点小运动。多数时候是在家读报看电视。“除了耳朵不太好,上次体检很多身体指标都不错”,龙琴说,朱允广心态特别好,平时做事都是慢悠悠的。朱允广的母亲也很长寿,活了96岁,“我爸是82岁高龄才走的。”朱允广自己补充说。

  虽然朱允广已近百岁高龄,但他挺时尚的,愿意接受新事物。龙琴有时会拍拍老人锻炼时的抖音视频,老人也很愿意配合。小区里不少邻居刷到了这些抖音,都很羡慕老人的好身体。

  (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