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祭祖是无锡人的传统仪式之一,就是请已故先人“回家”吃年夜饭。从我懂事起,每年祭祖都由母亲操办。祭祖的酒菜是三荤三素;碗筷的摆放、何时点蜡烛上香、何时跪拜均有一套顺序。后来,母亲把祭祖的仪程传教给我妻子。
祭祖看似虚幻,但这是后人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岁月悠悠,父母相继去世,如今每年过年祭祖就由妻子操办。
春节前选个“好日子”,当日下午3时许,妻子就着手准备祭祖:请爷娘、老祖宗吃年夜饭。祭祖的三荤三素必须是“热菜”,三荤:红烧蹄髈、红烧鲫鱼、红烧酿面筋;三素:豆腐、粉皮、青菜。
八仙桌三面放凳子,朝门的一面空着;空着的一面,桌中间放一个香炉,香炉插好两支蜡烛;香炉两边各放一条年糕,年糕要糕头(一长条年糕的两端)。祭祖的菜从朝门口的一面往里放,三荤一排、三素一排;每一面放两只空碗(小饭碗),每只碗旁放一双筷,筷要放在碗的右侧,碗筷放好后妻子即叫我拿瓶黄酒往碗里倒酒,每只碗里倒一两左右;倒酒只能一次,不能分两次。酒倒好后,妻子叫我将蜡烛点亮,接着拿好三支香在蜡烛上点燃;然后双手握住三炷香站在门口嘴里虔诚地轻喊:“爹爹、姆妈、老祖宗,转来吃年夜饭吧……”接连喊三遍,然后把手中的香插进香炉里,随即将门轻轻虚掩。
我与妻子静静坐着,默默“关注”着爷娘、老祖宗吃年夜饭;隔15分钟左右我即起身敬酒,敬酒须顺时针敬,手不能碰桌子、凳子,敬酒只能倒一次,不能倒两次;每次约一小勺左右;敬酒时我虔诚地说:“爹爹、姆妈、老祖宗,搭你俚敬酒,慢点吃……”再过15分钟左右敬第二次酒。敬好酒我坐在祭桌旁的小凳子上,静静地、默默地陪伴着,祭桌上热菜袅袅升起的雾气中,我仿佛看到父亲、母亲手搀手向我走来,后面跟着先祖们,之中有我认识的祖父、祖母……
“敬酒,再敬一次酒!”妻子喊我,我醒了,刚才是做梦?我连忙起身敬酒。待香炉上的香烛燃掉三分之二左右,妻子即盛上两碗刚烧好的热饭,每碗只能盛一勺,让我放在香炉的后端两侧,恭敬地说:“爹爹、姆妈、老祖宗,吃点饭、吃点饭……”待香烛即将燃尽时,妻子开始化“元宝”,并和我一起说:“爹爹、姆妈、老祖宗,带点钞票转去用用……”
烧好“元宝”就是给老祖宗磕头,我先磕,然后是妻子和女儿、女婿,每人轮流磕三个头,起身后双手合十再拜三拜;嘴里说些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之类的吉利话……
全家磕好头,稍等一会儿,待盆里的“元宝”灰没火星了,就开门,我与妻子一起站在门口恭送:“爹爹、姆妈、老祖宗,吃好拿好走好……”
送走老祖宗们后,就动动桌子动动凳,把桌上的菜全拿到灶头上搁一搁,过年祭祖仪式宣告完成。
一家人重新端菜、倒酒,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年夜饭。
(徐森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