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教育周刊

无锡大学生成为 抗“疫”新生力量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大一学生杨佳林说,她没想到自己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这么“难”,“原计划回高中母校向学弟学妹宣传江南大学,到当地教育局采访对贫困学生的扶贫政策等。但是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这些计划都搁浅了。”

  杨佳林的家在辽宁省阜新市,她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情况,从各类报道中了解医护人员抗“疫”的艰辛,也从每天忙碌的父母身上感受到基层社区工作者防控工作的辛苦。随着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上升,当地防控工作任务增加,她的父母在不同社区承担着防疫相关工作,她便加入志愿者队伍,与父母一起参与到了当地的防疫工作。

  她的父亲被安排需要每天定点站岗执勤,她便戴上志愿者袖套,每天与父亲一同站岗守护社区安全。“我们这里现在晚上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那天轮到我爸爸在晚上执勤,他要露天从夜里10点站岗到12点,对很多人来说是个考验。”杨佳林坦言,她把自己包裹严实了,那天夜里和父亲一起站岗,坚持了一个小时后她父亲实在心疼,把她“赶”回了家。杨佳林说,这些天宅在家里她也在为防疫知识宣传忙,搜集各类素材后剪辑视频再发布到朋友圈和各个群里,破除谣言让更多人懂得科学防护。

  杨佳林的同班同学潘子翯是山东潍坊人,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前段时间看到父母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她就主动到医院担任志愿者,在医院门诊大厅服务患者,维持秩序。“这几天随着防控要求不断升级,我不再去医院担任志愿者了,在家为爸爸妈妈做好后勤保障。”潘子翯解释说。

  从锡城多所高校了解到,不少大学生认为这一特殊时期,如同给他们开了一堂大型社会实践课。很多学子怀抱着爱和热情,积极主动投身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