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1日,市委书记黄钦用一天时间来到江阴,进车间、下工地、到村庄,实地考察了解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出要求。
当天下午,黄钦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黄钦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各级对江阴的发展更加关注,对江阴的发展有更高的期望。江阴各级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围绕当好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对标先进地区,查找差距、审视不足,清醒看到总量背后的质量效益差距、发展后劲差距、产业结构差距、科技创新差距、对外开放差距、营商环境差距、生态环保差距、城市建设差距,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科学谋划、全面落实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加快补弱固强,当好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走在全国县域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围绕当好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黄钦要求江阴在六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一要在锡澄一体上实现突破。着力推进锡澄协同发展区建设,积极落实一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在推进S1线建设同时,加快打通江阴与惠山、江阴与锡山之间断头路,加强锡澄间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一体化,进一步增强江阴百姓对一体化的感受度认可度。二要在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坚持内资与外资并举,集中力量主攻整机型终端型项目、龙头型旗舰型项目、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项目,主攻跨国公司、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主攻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前后道延伸的重大项目,鼓励本土企业加大投资,重视引进外资重大项目,抓紧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三要在转型升级上实现突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企业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集群发展、高端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引进一批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着力攻克一批具有关键性、引领性的核心技术,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培育一批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做强江阴发展的科技引擎;做强做优企业,推动企业实施品牌化战略、标准化战略、总部化战略、资本化战略,鼓励企业集中力量做强主业、做精主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本收益率、再融资能力、兼并重组能力,真正做到大而强、大而优、大而特、大而新。四要在城乡建设上实现突破。强化滨江特质,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努力打造一座生态宜居、精致大气的滨江现代化城市;强化枢纽功能,加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高速、高铁、城轨、港口等无缝衔接,加快构建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体系;强化精细管理,统筹推进重点片区更新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翻建改建等工作,走出一条具有江阴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之路。五要在环境保护上实现突破。围绕长江大保护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抓好沿岸治理,扎实落实长江大保护“1+9”规划体系中各项任务,加快把江阴岸线建成长江大保护的样板段、示范段;抓好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固废,统筹建设碧水、低碳、净土、无废城市,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集约发展,推动“减”低效产能与“增”优质项目、“减”化石能源与“增”清洁能源相统一,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六要在化解风险上实现突破。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力量,综合使用即期和长期措施,因业施策、因企施策,破圈解链、降旧控新,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做优金融生态,确保经济安全。
黄钦要求江阴毫不放松抓牢疫情防控,突出严防境外输入性风险这个重点,牢牢扎紧社区、园区、厂区、商区、景区的防控“篱笆”,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加快复工复产,在精准高效做好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切实把工作精力集中到稳增长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到解决复工复产的困难和问题上来,着力提高企业复产率、达产率,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打好基础。强化安全生产,深入贯彻“四严四实”要求,全面落实“五个责任”,配合省安全督导组工作,狠抓32个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加强民生保障,做好援企稳岗、市场保供稳价和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彰显发展温度。 (高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