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让不少原本和“主播”毫无关系的普通职场人员走进了直播间,这些“十八线”主播们如今除了忙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在“恶补”各类直播技巧、知识。由此也诞生了一波直播间装修热。
直播间成公司新场景
“复工后,我们公司企划部的所有同事最近一周都在接受直播培训,直播间也在装修中。”负责某企业营销宣传的工作人员小拉告诉记者,自己所在办公的一层办公区内,正在进行直播间装修,设计参考了专业摄影棚的方案,每面墙都有不同的流行色和主题,还搭配了专业的灯光样式,让镜头下的主播们显得五官更加立体,自带光芒。
在该房间的隔壁,还另外做了一个“新闻会客厅”,通过色彩活泼的沙发和新潮的家居陈设,专门为“访谈式”类的互动话题直播搭建了专业水准的“平台”。
承接该业务的施工方周先生告诉记者,年后自己的团队接到了好几个直播间装修设计订单,每一家的风格要求都很不同,都是年后突然增加的需求,有的直播间是单独打造的,有的是利用空置会议室改建的,均是为了营造各自推广氛围的“场景”。
自己培养网红主播
赶着趟上马的直播间装修蔚为流行,透视其中的需求,或许并非为了立竿见影的“带货”,这些企业更迫切的需求是为了培养自己公司内部产生网红主播。
某国企策划直播活动的一名中层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集团内部下达的营销指标要求并未因疫情下调放松,外部同业竞争始终激烈,公司所有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都不属于短平快的项目,有研发周期或者单价较高,和时尚流行也不怎么沾边,但最近看到直播很火,老师们也在家在学校直播了,就想着通过这波热度,推广公司的产品和企业文化。最近,企业主动接触了本地和周边城市的部分网红主播,流量高的网红真的身价不菲,代言一次的费用和明星差不多,而且也不能保证他们的流量带来线下转化;一些新晋小主播只擅长快销类商品的推广,不符合企业定位,大主播接不起或者不肯接,小主播又接不了,“我们只能选择自己培养主播团队了”。
刷粉“黄牛”趁势涨价
在杭州开过主播培训机构的蔡先生认可上述国企负责人的“自己人”主播培养计划,内部员工接受过一定的培训,也有专业知识背景,对自己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更深更准确,经过一定的镜头感培养、语言风格的学习雕琢、策划别出心裁的互动方式,有可能让有天赋的员工成为网红主播。不过,大部分普通人或者普通的公司,不通过一定的手段是很难自己制造网红的,且即使造出了网红,也不一定能带来大宗商品或服务的流量转化,汽车销售领域的网红主播再牛,也很难在线上卖掉豪车就是这个道理。
网红主播标签,更多是通过流量体现价值。对于新人主播来说,也有个基本的门槛:在“抖音”号或者淘宝的直播间里开播,如果初次直播点击量达不到3000个赞和评论,就会淹没在平台的海量视频信息里,始终默默无闻。如果一炮打响,那么基础流量上升到一定高度的话,直播大平台会自动把内容推送给会员、粉丝,基础流量就不一样,传播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如果认真想做网红主播,还是需要团队扶持运作。目前,无锡就有不少中小平台公司专门运作刷流量事宜,“一堆手机和笔记本,分分钟刷到上万点击是最起码的”。记者了解到,年前普通的流量刷赞费用在每千人次30元左右,如今超过了每千人次80元,有的开价达到每千人次120元以上,上涨幅度较大。一名刷粉“黄牛”告诉记者,刷流量某种意义上也是以时间换算费用,在无锡和周边城市,刷粉的就那么些团队,在直播潮“井喷期”上涨是供需关系的体现。
(晚报记者 陶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