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草地贪夜蛾 “卷土重来”?

无锡设30个点 严密监测“幺蛾子”

  本报讯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去年首次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最近又在云南等地陆续被发现。记者昨从市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去年5月无锡首次在宜兴屺亭发现了这种“幺蛾子”,本月起在全市范围内设立30个草地贪夜蛾监测点严密监测,目前无锡境内尚未发现。

  去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从云南一路北上入侵我国多个省份,这种蛾子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可取食危害玉米、水稻、小麦等80余种农作物,重者可造成毁种绝收。

  专家分析认为,今年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南方发生早、基数大,春夏季将与境外虫源混合北迁,威胁我省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安全。“早在本月初无锡就开始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全面防控监测!”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3月初总站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玉米、小麦和水稻等高风险区设立监测点,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预警。目前包括江阴、宜兴在内整个无锡共设立了30个监测点。除了通过性诱剂布点的方式进行监测外,在宜兴地区还用上了高空测报灯。“去年第一次尝试过这种测报灯!”据介绍,利用高空测报灯和性诱剂相互辅助,监测效果会更好。

  农技人员表示,去年以来通过加大草地贪夜蛾防治知识普及和宣传培训,本地农民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意识逐步提高。去年,无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且农业农村部有推荐药物可对此进行针对性防治,只要加强监测并早发现早预警,现有防治技术对这种“幺蛾子”是可控的。

  下一步,农技部门将密切关注虫情发生发展动态,根据我省发布的趋势分析,科学判断害虫发生时期、发生程度、发生面积、重发区域和防治适期,及时准确发布虫情预报和防控技术信息。此外,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安全用药技术,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着力降低农药用量,平衡好农药减量与产业安全的关系。 (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