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堂食恢复了,外卖照样占大头?

“无接触配送”目前还是主流

  (陈大春 摄)

  近日,一些餐饮店陆续恢复堂食,但外卖依旧是很多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外卖订单突破了5公里的派送范围,摆上了吃货们的餐桌。

  有人喜欢点外卖,有人嫌配送费涨了,还有对于配送安全的担心……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无接触送餐

  临近中午,市区某综合体内的顾客逐渐增多,虽然商场内一些餐饮店铺恢复了堂食,但来回于各家餐厅最多的依旧是外卖员。

  此前稳居话题量榜首的奶茶,对于不少人而言,可谓是一月不见,甚是想念。在不少商场内的奶茶店门口,记者都见到了排着队的消费者和等待取餐的外卖员。太湖新城某商场的网红奶茶店店员告诉记者,现在外卖相对更多一些,基本恢复正常状态。

  “疫情期间,无锡新上线商户主要以茶饮、咖啡、简餐等类型为主,这些品牌之前以到店消费居多,此时选择牵手外卖平台,是希望借助平台力量,迅速恢复经营活力”,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无锡本土品牌科学家咖啡3月首次在外卖平台上线,正处于试运营阶段,负责人王佳璐称,此前主要以堂食消费为主,外送则通过自己的小程序点单。为什么还会考虑入驻外卖平台呢?王佳璐表示,在“无接触送餐”成为潮流的当下,把配送环节交给专业的团队更省心。

  用户与外卖员不需要直接接触,通过双方协商或约定将食品放在指定位置交付,保障用户和骑手在收餐环节的安全,这一举措对于“外卖专业户”而言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疫情期间点过十几次外卖的薛叶成相对放心,她认为只要拿回家后对包装重新消毒,餐前洗手,便无需过多担心安全问题。“从春节开始到现在都没点过外卖,大概是我最长外卖间隔了”,90后刘晓丹是外卖的忠实爱好者,由于疫情,她长期吃外卖的习惯遭到了父母反对,最终决定暂别外卖。

  配送费上调

  “原本2元的配送费变成了5元,原本5元的配送费要7元。”居住在梁溪区的年轻妈妈陈佳蔚有时候会买外卖回来重新烧制一下当作三餐的补充,配送费的涨价引起了她的注意。“记得之前外卖App就提示过,由于缺少配送人员所以配送费会上涨”,虽然“肉痛”,她仍表示能够理解。

  配送费上调,在部分紧俏的餐饮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看到有火锅外卖很心动,只是配送费有点‘伤’”,倪玉是个火锅爱好者,她在疫情期间点了一次火锅,仅配送费就花了30元,不过令她感到欣慰的是,订单中夹了一张“外卖放心卡”,记录着菜品制作人、打包员、骑手的姓名及体温信息,配送时严格遵守“无接触配送”,也算物有所值。

  “就市场而言,外卖和堂食是不冲突的,反而是很好的补充”,疫情期间,除了规定歇业的日子,粤仔湾几乎没有休息,并且把主战场放在了外卖上。粤仔湾运营负责人黄继荣介绍,如今堂食恢复,外卖却成了大头,占70%左右,“这个阶段比拼的不是客流,是安全”。

  骑手声音

  “单子不多,人却比以前更累”

  刘红军是美团外卖五爱路站点的一名骑手,每天从早上10点跑到晚上10点,穿梭在大街小巷。“刚开始都是跑超市,买方便面和包子的人特别多,现在点炒菜、盒饭的人比较多,主要以家庭型消费为主,都是在饭点当作正餐吃,小吃、零食相对较少”,在超市、商场和小区间奔忙,刘红军每天要测五六十次体温,他表示,原来一天跑50单比较轻松,疫情期间只能跑20单左右,复工后单量每天都在增加。

  刘红军的感觉是“单子不多,人却比以前更累”。他解释,原来是把外卖直接送到客户门口,而现在只能送到小区固定地点,等待客户自提,“等客户的时间比我们自己送货上门长多了,时间成本和沟通问题都是比较大的困扰”。

  (晚报记者 陈钰洁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