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全面决胜阶段,而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始终做到精神障碍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努力避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负责人王庆良表示,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一些流浪乞讨的精神障碍患者,既说不清来历,也无法提供流行病学史,成为精神卫生机构疫情防控的一大难点。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防控主体责任,始终坚持疫情防控与精神疾病患者收治“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思路,打出一套疫情防控组合拳,医院床位使用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党建引领 筑牢红色“防疫墙”
医院党委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推进部署,一手抓全院动员、宣传思想引领,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医院党委先后五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医院防控工作,明确各个阶段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医院党委先后发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倡议书》以及致全院职工、医务工作者家属、外包员工的慰问信。全院党员干部、共青团员积极响应,纷纷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承诺书,20名医护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289名党员缴纳抗击疫情特殊党费,40名党团员自发向湖北慈善机构、红十字会捐款捐物,各党支部组织开展“抗击疫情、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
严防死守 设立三道“防疫线”
为保障住院患者安全,医院在门卫、门急诊入口和病房大楼设置三道防线,对所有来院人员均检查是否戴口罩、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查验“锡康码”,进行严格筛查。
严格落实就诊患者预约制,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推出电话、网站、微信公众号、医院就诊APP、诊间、现场等多种预约方式,在挂号收费、门诊药房等人员易聚集区域设置“一米线”,门诊实行“一医一室一患”管理,减少患者聚集并落实各项消杀、防护措施。
“为真正做到严防死守,我们发布‘告病员及家属书’,谢绝家属来院探视、谢绝非必要物品和食品送入病房”医务人员表示,严防输入、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医院为住院患者提供一系列贴心关爱服务。如开通远程视频探视系统,安排患者与家属进行电话或视频联系,为住院患者义务理发,帮助有需要的患者统一代购日常生活必需品,为部分无法来院缴纳住院费的家属垫付代缴费用,严防输入性感染。
规范设置 率先启用发热门诊
疫情发生后,医院在省内乃至国内精神专科医院中率先启用发热门诊。医院对照省卫生健康委发热门诊建设规范要求,同时兼顾精神科特殊要求迅速实施改造,满足收治发热精神障碍患者条件,借助同仁康复医院内科力量,立即组建政治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专门收治发热的精神障碍患者或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
外防输入 组建隔离观察病区
医院火速组建精神、心理、康复三个急性病区,实施两轮28天隔离观察。医务人员表示,第一轮实施隔离观察的精神科急性病区,专门收治行为冲动、紊乱的处于急性期的精神障碍患者,或者说不清来历的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为严把入院关,医院制定防疫期间门急诊收治规定和流程,科学规划患者就医通道,对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家属严格排查流行病学史和接触史,对来历不明的精神障碍患者一律留置在发热门诊,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后,经门诊部、医务处及分管领导三层把关后,才收治到精神科急性病区。
“为增加一层保险系数,新入院的患者在精神科急性病区住满14天后,考虑部分新冠肺炎病例可能会有潜伏期超过14天的情况,我们又在男女病区各腾出一个一级病房实施第二轮隔离观察,累计住满28天后方可转至普通病区。”院长薛美华表示。
内防扩散 每日全院大排查
为做到内防扩散,医院着力做好“排查、培训、消杀”三篇文章。每天,医院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大排查,排查是否有发热或有肺炎,严格执行院内会诊制度,分批次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对全院员工去向进行登记、汇总,开发员工排查二维码,并定期进行分析和风险研判。对全院1500余名职工及属于薄弱环节的陪护工等外包公司人员,多次分批次、分类别进行全员培训,做到全院联动、人人参与。开展新冠肺炎院内感染应急处置演练,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水平。设置员工专用通道,要求员工进入病区前先做好手卫生、更换口罩,做好相应级别的个人防护后再进入病区。组建专业化消杀队伍,配备专业化消杀工具,每天对全院各区域及工作服等进行集中消杀,并进行网格化督导,确保医院消杀工作无死角。
从“心”出发 开展防疫心理救援
为充分发挥专科优势,为广大市民筑牢心理防“疫”线、戴上“心理防疫口罩”,医院制定《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试行)》,成立心理援助专家组、医疗队和心理热线组。开展战“疫”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为部分一线民警及社区工作者提供免费心理健康体检、线上心理干预辅导,走进社区为市民开出“心理处方”,帮助大众增强新冠肺炎心理应急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24小时红十字心理援助热线0510-88000999、12320-3。截止3月底,接听热线1000余个,其中与疫情相关400余个。
医院还组建一支心理救援团队、一支心肺康复团队,派出一名检验人员赴市五院,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对市五院的确诊患者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评估访视其心理状况。给予心理疏导与治疗建议,对市五院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体检”线上调查,提供团队辅导及个体辅导37人次,累计完成心理干预298人次,并推出“新冠肺炎患者呼吸运动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居家康复训练宝典”,对恢复期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同时,积极响应号召,选派张国富、谌利民、李志佳3名骨干组成的心理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选派志愿者至湖北来锡人员市级定点医学观察点开展防疫防控工作。
强化督导 织密疫情防控“责任网”
医院严格执行领导带班、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和各级值班制度,院纪委强化监督检查,重点聚焦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设置、院感防控培训、医护人员防护以及物资供给等保障工作落实情况,及时通报存在问题并抓好督导整改,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执纪问责,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对疫情防控期间发现的个别员工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担当、不作为、履职尽责不到位的问题,及时发出监督意见书,责令立即整改到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
凝心聚力 打造抗疫“温情港”
每位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时时牵动着医院领导的心,“我们必须关心关爱好每位医务人员,全力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此,医院党委制订 “关心关爱援湖北医务人员十条服务举措”,为34位无锡市援湖北医疗队员家庭提供“一对一心理关爱”服务,为医院一线防疫人员提供营养餐,发放口罩、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制作防疫香囊,精选药材熬制防疫中药汤剂,赠送给全院职工及市五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同时,以党支部为单位梳理员工每日上下班乘坐交通工具情况,发动党员群众互帮互助,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员工安排附近员工志愿者免费接送,实现所有员工上下班均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降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的感染风险。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群同心、日夜奋战、勇于担当、不负使命!“疫情决胜关键期,我们将继续一刻不松、一招不让、一步不退,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