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还春光明媚,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将锡城带入“倒春寒”模式。眼下,正值春茶冒芽、小麦抽穗扬花、桃树疏花结果时,天公这波反常操作对这些本土农作物影响不小。昨天,农业农村部门紧急向全市农民发出《无锡市主要农作物应对雨雪潮天气措施》,“云指导”茶农、果农等种植户积极应对。据悉,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发出这样的“紧急预警”不多见。
罕见:小麦扬花期遭遇倒春寒
受强冷空气影响,3月28日凌晨我市出现雨雪寒潮天气。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吴军介绍,当前我市小麦大多处于抽穗扬花期,油菜处于终花结角期,果树大多处于盛花期,茶叶正大面积开采,这波强冷空气来袭,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昨天,在位于洛社的益家康基地小麦田里,部分小麦出现了“倒伏”,农户立刻向保险公司报案。惠山区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查看。
“小麦在扬花期遭遇倒春寒历史上也极少见。”吴军表示,近20年来,小麦还是头一次在抽穗扬花期遭遇下雪和低温寒潮。扬花期的小麦遭遇寒潮,会导致其结实率偏低,即便能长出来,可能也会出现空壳。若按照正常年份,小麦扬花期应该到4月10日左右,即便遭遇“雨雪潮”,影响也不会这么大。偏偏今年“暖冬”,小麦生育期提前了5-10天。
嫩芽易受冻,茶叶成最大“受害者”
采访了解到,茶叶是此次受影响最大的本地农作物。吴军介绍,刚冒出来的茶芽非常嫩,一旦受冻会影响品质和产量。庆幸的是,今年由于暖冬,茶叶开采时间提前了半个月。若是刚开采就遇上这样的雨雪潮,受损程度更严重。无锡斗山白茶园茶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一鸣介绍,因为“倒春寒”,一方面茶叶采摘的鲜叶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摘“雨水叶”,对于茶叶的加工能力和干茶叶的品质也有一定影响。若水分过多,加工出来的茶叶会发黑,影响茶叶品质。不过也有一定好处:气温降低后减缓了茶叶的生长,茶芽生长也减慢了。这样一来好的芽头可以多采几天。
对于正处于开花期的果树来说,这波“倒春寒”同样具有不小的破坏力。桃农孙建勤表示,桃农最怕的就是盛花期时遭遇“倒春寒”,花朵容易被冻坏或冻蔫,会直接影响坐果率。他说,幸亏今年桃花开得比往年早,这两天桃花陆续开始谢了,该坐果的也已坐果了,逐步进入疏花疏果期。惠山区农业农村局总园艺师余汉清也表示,桃花的耐寒性还是很强的,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一些抗性不强的花原本就该淘汰掉,这波“雨雪潮”相当于提前帮忙疏花疏果了。
西瓜会裂果,甜瓜长势放缓
本地西瓜、梨也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西瓜种植大户蒋健康说,目前大棚里的西瓜已坐果了,被冻之后可能会出现裂果现象。他说,遭遇雨雪潮后,第二天气温若很低,西瓜裂果会较严重;若气温有所回升,裂果率会低一点。裂果后要进行疏果,在原位上重新对花,使其重新结果。眼下甜瓜也坐果了,受此影响长势会放慢,但不会出现裂果。
昨天,市农业农村局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紧急发布《无锡市主要农作物应对雨雪潮天气措施》,根据省茶叶、小麦等产业技术体系意见和我市相关技术人员会商情况,通过紧急预警的方式,分别针对小麦、茶叶、蔬菜、果树、油菜等提出了五条具体的应对措施。吴军表示,以往春季也会碰到“倒春寒”,但一般都会根据预报提前发出农业生产预警,而此次较反常,寒潮来得太突然。农业农村部门提醒说,此次强冷空气还将持续几天,尽管后期还有几天低温,不过预计总体不会产生大的灾情。未来几天,他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醒种植户积极应对,尽量减少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做好田间检查、监测工作,动员农户有序生产。(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