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谈正欢的网友突然发来求助或投资邀请,并且还有旁人提供建议,最终投进去的钱打了水漂。不少受害人发现,网络交友骗局的套路远超想象,屏幕的对面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是“温柔美女”还是“抠脚大汉”,其实都是一个个问号。
遭遇
网络交友20天被骗近40万元
市民李女士向本报反映,在短短20天里,她被一名网友骗去近40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钱还是从亲友乃至网络借贷平台借来的。
李女士是单身,她告诉记者,6月10日那天,她刷抖音时无意中看到了一款社交软件,就下载到手机里。通过这款软件,她结识了一名男网友。“对方自称是1990年生的,在上海工作,他说喜欢猫,我们就是从这个话题开始的。”李女士说,起初都是对方主动找她聊天,她则礼貌性回复几句,慢慢地就越聊越多、越来越投机。
李女士说,她和这名男网友互加了微信和QQ好友。对方还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也告诉了她,使得她渐渐产生了信任。男网友的谈吐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两人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之后,两人之间的称呼也变得亲昵起来。
不过随着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男网友突然提出,为了今后有更好的生活,他们需要多赚点钱,而男方的姑姑可以帮上忙。“他说他姑姑是财经大学毕业的,懂金融知识,可以利用一些金融平台的规则来赚钱。”李女士回忆,自己一开始对投资既不懂也不感兴趣,而且担心风险问题,便拒绝了对方。可对方再三向她保证安全性,并且表示自己也要投资。
经不住对方多次劝说,李女士抱着试试的心态,在推荐的一个网站上投了100元,接着按网友姑姑的话去买一些产品,没多久连本带利提现了130元。慢慢的,李女士投资的金额越来越大:“每次需要投资他就喊上我,说他姑姑有波规划,让我也跟着投钱,还把他投资的截图发给我,我一次投了3000元,收益800多元。”经过几次投资后,李女士放松了警惕。此时男网友提出,最近平台搞活动,投资得多,获得的收益也高,甚至在李女士表示没钱时还教她在借贷平台上借钱。
就这样,李女士一共投资了30多万元,正当她想着可以赚一笔时,却接到了噩耗:“提现时他说他的账户出问题了,让我看看我的账户有没有问题。我去网上平台找到客服一问,也出了问题,被冻结了。”李女士说,按客服的说法,她的账户在非法骗取平台的资金,因此被暂时冻结,需要9万元激活才能提现。惊慌之下的李女士没有细想,又找亲友凑了钱打过去,不过账户依然没激活,客服还在以各种理由要求李女士打钱过去。李女士这才意识到受骗了,随即报警。
如今,李女士异常后悔,她说和这名男网友一直是网上联系,发文字或打语音电话,从没见过对方,曾经她也向对方要过电话号码,但对方没给。李女士说,目前案件正在等待警方调查,她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其他人提个醒。
花招
交友诈骗嫌疑人都是“戏精”
直到现在,李女士也不清楚那名男网友究竟是谁。记者从警方了解到,交友诈骗都是用感情当敲门砖,常见的骗钱说辞就是江湖救急或者一起投资赚钱。近来破获的多起网络交友诈骗案,拆穿了一人分饰几角的把戏,也揭露出骗子手段越来越有迷惑性。
“准丈母娘”竟是中年男子
市民小李通过聊天软件认识了女友,女友家境贫寒,小李多次为她慷慨解囊,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小李希望女友来无锡见面,女友却多次以家庭原因推脱。就在这时,女友的母亲出现了,这名“准丈母娘”力挺女儿和小李的恋情,表示要说服女儿来无锡,“我让她来,你只要好好对她就行。”备受鼓舞的小李给女友转了车票钱,结果发现对方双双失联了,而到此时小李已前后转账2万多元。
惠山警方接到小李报案后,在新疆抓获了50多岁的嫌疑人廖某。这个中年男子冒用妻子身份,假扮妙龄女子与多名网友谈恋爱,骗取对方钱财,还趁妻子不注意时用手机拍她的画面冒充“准丈母娘”,以此博取网友的信任。
男友和好兄弟实为女儿身
网友交友诈骗中有不少是嫌疑人男扮女,可也不乏女扮男,夏雯(化名)就遇到了这样意想不到的事情。
夏雯(化名)通过手机游戏认识了高某,两人加为微信好友聊天,逐渐发展成为恋人关系。过了没多久,高某称自己出去玩时遇上仙人跳,需要一笔钱来处理这件事,否则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两人的将来。正当夏雯疑惑时,一名姓徐的军官添加她为好友,徐某自称是高某的同学和挚友,向她证实了高某的遭遇,并且帮高某说了一堆好话,希望夏雯援手。夏雯被说动了,就这样,因为高某调动工作、看病等各种理由,夏雯前后借出20多万元。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最终选择了报警。
从朋友圈来看,高某在机关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多姿多彩。但是经开警方的调查结果让夏雯大吃一惊,高某竟是由一名女性游戏玩家假扮而成。为了骗钱,嫌疑人周某还同时扮演徐某,来打消受害人的疑虑。
媒人阿姨跟着“高富帅”失联
小梅(化名)最近也遇上了糟心事。此前,一名陌生男子主动添加小梅为好友,说自己是某媒人阿姨介绍的相亲对象。小梅没多想便和男子加为好友,发现和男子挺聊得来。没几天,媒人阿姨也添加小梅为好友,小梅问起相亲对象的情况,媒人阿姨一个劲地夸赞对方,说男子家境富裕,而且本人非常优秀,让小梅不要错过机会。在随后的交往过程中,男子一会儿借口要还信用卡,一会儿声称买车要支付定金,多次向小梅借钱周转。小梅不疑有他,陆续借给对方6万多元。可是前一刻还承诺会尽快还钱的男子,转身就把小梅拉黑,随后连媒人阿姨也跟着失联了。
民警根据小梅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锁定了嫌疑人陈某。让小梅吃惊的是,陈某之前与她相过亲,微信上的“高富帅”对象和媒人阿姨都是他假扮的。原来陈某沉迷网络赌博欠下赌债,于是挖空心思包装自己,冒用不同身份骗钱。
提醒
交友要慎重更要捂住钱袋子
网络交友真真假假,对方的年龄、容貌、声音甚至性别往往都难以分辨。据了解,在无锡警方梳理的6类典型通讯网络诈骗中,网友交友类诈骗便是其中一类。与贷款类、冒充公检法类、兼职类诈骗相比,这类诈骗案件数量占比虽然不是最多,但涉案金额比较厉害。而且坊间有人把网络交友类诈骗称为最可恶的诈骗手段,因为不但骗钱,还欺骗受害人的感情。
警方指出,受害人网上看到的是“高富帅”或“白富美”,看到的是他们亲友来助阵,但这些通常由照片加变声而成,背后可能是一个骗子,也可能是一伙骗子,都是按“剧本”在演。民警提醒,网络交友一定要谨慎,特别是对婚恋网站、社交网站、聊天软件上认识的好友,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对方花言巧语与表面条件所迷惑。骗子的借口总是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在涉及钱财问题时,请网友不要轻信对方的借口和说辞,一定要认真核实情况,多与身边亲友沟通商量,捂住钱袋防止落入圈套。 (晚报记者 甄泽、念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