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者黎女士通过本报新闻热线88300000反映,在大剧院靠湖边一侧的树上有很多黑色飞蛾,把树叶都啃光了,担心会给其他树木带来危害。这种飞蛾到底是什么品种?为何会大量出现?到底有没有危害?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现场: 大剧院沿湖树木被黑蛾啃秃
14日下午,在大剧院沿蠡湖一侧观察到,正如黎女士所说,远远看去这里飞舞着很多黑色飞蛾。走近看,树上栖息着不少这种飞蛾,羽毛状的触角,黑色的翅膀,红色的身体上布满黑点,身长两三厘米。记者注意到大剧院4号门外花坛里种植了一排5棵树,树上几乎都有这种“黑色身影”,除了靠近路口的一棵和第三棵树的叶子还较多,其他三棵都被啃食了不少。4号门前还有3棵呈三角形排列的银杏树,树上也有很多飞蛾围绕着。附近居民王女士透露,13日傍晚她趁雨停后来大剧院湖边散步,结果看到漫天飞舞的黑色飞蛾,“黑压压一片,有棵树都枯得不像样了”。而且,不远处3号门前的树木也都被黑色飞蛾围绕着,记者数了一下,附近约有20棵树的树叶或多或少发黄或被啃秃。
多数市民并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虫子,不过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令人奇怪。
专家: 这是重阳木锦斑蛾,对人体无害
咨询市政园林部门专家得知,这些飞蛾名叫重阳木锦斑蛾,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危害的主要树木就是重阳木,而大剧院门前栽种的正是重阳木。在温度环境适宜的情况下,重阳木的树种会产生这种蛾,目前正值其交配期,几日后会产卵孵化出幼虫,幼虫以树叶为食。
据了解,重阳木锦斑蛾繁殖期从5月开始,最集中的时候为7月-9月,重阳木锦斑蛾的卵就产在叶片背后,卵孵化成幼虫后,就吃叶片长大,羽化为成虫后,成虫的寿命只有一星期左右。当重阳木锦斑蛾爆发时,一棵树的树叶在一个星期左右就会被吃光,对树木危害还是比较大的。记者注意到,确实有不少叶子被吃,很多叶片只剩下叶脉。
重阳木锦斑蛾虽是树木“杀手”,但它无毒,成虫不会咬人,对人体也没危害。但它的幼虫呈“毛毛虫”状,常吐着丝从树上“吊落”,由于带有刺毛,掉落身上碰到皮肤后,特殊体质的人可能会引发过敏和皮肤不适,只需用肥皂和水清洗即可。
养护部门: 已采取喷药等防治措施
搜索网络可以发现,全国各地都出现过这种飞蛾,一般在夏季爆发,南方出现得较多。为什么近期会突然出现这么多?相关养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解释,这与天气情况有关,今年梅雨期长、降水量大,闷热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重阳木锦斑蛾的生长和繁殖。另外,也与城市里缺少它的天敌有关,一旦气候条件适宜,就容易爆发。
7月上旬,该养护部门巡查人员就发现有树木被蚕食的迹象,但由于连续阴雨天气未能施药。7月中旬使用高压弥雾机进行了喷药(5%甲维盐、10%高效氯氟氰菊酯800倍液)防治,间隔一周将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再进行第二次防治。养护部门后期会综合气候等情况加强监控,跟踪害口数量,及时防治。此外,为减少越冬虫口密度,冬季也会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明年重阳木锦斑蛾再爆发的几率。(晚报记者 潘凡/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