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加南 文 |
有学者称,我们是在选择遗忘中记住历史。对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而言,其中的危险在于其记忆的完整性被选择性遮蔽,从而导致历史研究的失语和空白。随着年代久远,档案缺失,历史虚无又成难以逃脱的命运。当今时代,城市越发现代而轻盈,历史意识则越发缥缈空泛。景观化、娱乐化、伪装化、虚假化充斥历史再现领域,历史被浓妆艳抹,一切历史皆为当代史,只是传统之式微在现代化悖论里如鲠在喉。
2020年沈慧瑛完成的这本史学新作《贵潘家族传奇》,向人们提供了思考城市从何而来的新的身份认同。它厚重、炽烈,向我们显示了这样一幅图景:2500年演绎过来的眼神, 藏于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于血脉中依然奔流不息。每一座古老的城市都有庞大的根茎,当意义增殖,城市盘驳杂陈自然以这种源远流长为依据。当下流淌着的血就是那时的血,而散落的族谱、祠堂、遗宅、花园构成溯源以及勾连的起点。重构历史,这丝丝缕缕,隐隐约约需要被点醒。
作者每天行走于这个庞大家族所遗留的深院窄弄之间,无法忽略一种行将湮灭的忧患意识。太湖石被浓荫密罩,尘埃泻地,显赫者寂寞如斯;那些已经被七十二家房客挤爆的老宅,上演着且行且忘的今生俗事,幽暗墙角里仿佛有声声叹息传出。在几百里之外更为偏远的徽州,祠堂偌大空落,莲池败叶残流。后裔们语调殷殷,掩不住骄傲与无奈。寻找这支族系之魂,成为这位档案学者使命:为与这座城市共生共融,相互映照的贵潘一脉立传。某种意义上说,是潘氏、顾氏这样为代表的世代家族赋予了这座城市的独有的儒雅气质,是亦官亦商亦文奇异气象,形构了这座城市人文地理的繁华肌理。
标明为家族传奇的该书,其实是部严肃的学术著述。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历史写作在传统上是来自那些对于特定、独一无二的生命与事件所做的记录。历史变迁本身并没有办法让古为今鉴”。作者发现,历史未被选择时,留下痕迹有的如深墨晕染,团团花开,意蕴深长,有的则无声无息,淹没于蝼蚁般生生死死。作为整体的家族史或许并不重要,而微观到显赫,其实支撑起一个家族兴衰存亡,或许只决定于一两个支脉。作者夙兴夜寐沉浸于世存有限的文献,由家谱开始,佐以各种史料,采用谱系学研究方法,将生命力最为磅礴的若干家族进行落笔梳理。笔触所及揭示出复调树形图背后串联交织的秘密。运笔雄浑洒脱,力图在默然平静语调中体现新鲜、炽烈、饱满的感受特性。历史回望路上雨雪霏霏、行道迟迟,那些奇诡的人生,建构起生成与多元的完整清晰的话语。那些融入与抵抗的痕迹,其历史溢出效应让人惊喜——是因为沉默太久,时光方显得如此虚幻和暗哑?是遭遇与耗尽,为历史立言的道路迷雾深重。该书见微知著,运筹自如,一番大历史书写的意气!家,中国文化之容器,其深厚的渊源,以百年为计时单位,方知传承之洪荒之力何其强大。由偶然之中读出历史必然性,这远非一部著述所能言尽。
身为文史研究学者,作者将历史释放于娓娓而谈,文风理性而清新,不作惊人之语,道尽人间冷暖,将沉默已久的档案大幕一一掀开。家道亦国运。伍尔夫认为,没有任何一个部落或社群可以像一座孤岛一样地存在,而世界作为一个彼此依存的过程与系统所构筑成的整体,也绝不是由一个个自给自足的人类团体或文化所组成的。2500年的古城并非小桥流水式的至美虚构,战乱和风月以及无常突变共同敷演出的演进史值得让所有现代人聆听——它以城市非线性历史一个侧影,以一个家族风华绝代之更迭开启一座苍劲博大城市的精准解读。
所谓岁月无情,也就是记忆无情。后来人习惯为成功者立传,所以我们只看到了这个家族最强大的历史回音,而更多的踪迹留给了未来写作者。中心向边缘游移:这份开放性文本赋予时间更多的祛魅想象空间。沉默者的历史在哪里?捕捉或再现他们对还原历史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历史是由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亦即光辉的舞台和底下沉默大多数合作完成的大戏。但这已是历史书写的另一番意象了。
《贵潘家族传奇》,沈慧瑛 著,古吴轩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定价: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