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完备,“老破小”旧貌换新颜,服务项目更加多元,百姓烦忧有人解,百姓意见有人听……在辽宁,各地持续完善、不断探索社区建设,社区正逐渐成为百姓的“幸福驿站”,不断增强着小康生活的民生热度。
大连的林海社区是辽宁社区建设的一张“名片”,最有名的莫过于社区内的小食堂。370多平方米的小食堂,70岁以上的老人5块钱随便吃,80岁以上老人3块钱随便吃,90岁以上老人免费吃。记者在这里吃早餐时看到,粥和小菜各有六七种,此外,还有豆包、馒头等10多种主食……
从2007年起,辽宁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各地开展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省本级投入福彩公益金3.05亿元,资助了860个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楼与楼之间都是垃圾,小区里苍蝇满天飞。”回忆起社区多年前的样子,78岁的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老党员郭东辉眉头一皱。如今,走进多福社区,绿树成荫,整洁的路面看不到垃圾,孩子们欢快地玩耍,树下乘凉的老人们笑容满面。
过去5年,辽宁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258个、改造面积8838.7万平方米,惠及132.5万户居民。今年还要对2000年之前建成的894个老旧小区进行全方位改造,35.8万户居民将告别脏乱差、基础设施老化的居住环境。
今年以来,辽宁省鞍山市组织国企以及引入社会资本在全市城区300多个社区内开设了“幸福驿站”。包心菜每斤0.9元、酱油每瓶3元、大米每斤3.3元……鞍山市铁东区湖南街道办事处银环社区里,“幸福驿站”银环社区站的小广场前人头攒动,优惠的线下展销活动吸引了附近许多居民。
“幸福驿站”是辽宁各地着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桥头堡’。加强社区建设,服务百姓需求,让社区成为百姓的‘幸福驿站’,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鞍山市委书记韩玉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