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理财不保本 投资人做好准备了吗?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的消息已在朋友圈发酵多日,其核心内容包括:打破刚兑、净值管理、提高投资者门槛、严格控制嵌套、统一杠杆比例以及规范资金池业务等六个方面。用银行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在一年后可能会消失。

  记者走访了位于经开区金融街内的数家银行,虽然天气炎热,但仍有不少市民走进银行,其中咨询投资理财的不在少数。市民张老伯告诉记者,他每月退休金有4000余元,已经两年多没取出来,这次准备一并购买个理财产品,所以多走几家银行对比一下。“对于我们老同志来说,保本还是最重要的”,张老伯如是说。当理财经理告诉他现在银行更多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时候,张老伯表示会再去别家银行问问。

  海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晨告诉记者,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资管新规最为核心的影响就是,打破刚兑,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过去投资者买银行理财,总是闭着眼睛就能拿到预期收益,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购买的产品投资了什么,市场价是什么,因为到最后,无论实际投资情况如何,银行总是会给付投资人本金以及隐形承诺的收益。但是,这种方式对金融行业来说是不健康的,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对投资者来说,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即投资能力与投资风险是不匹配的。因此,打破刚兑,是金融行业的大势所趋。

  市场机构普遍反映,目前资产端面临资产收益率下降、存量非标及权益类资产处置困难、投资者接受程度仍待提高等问题,过渡期延长给金融机构更多时间提高发行新产品承接老资产的能力。

  国联证券投资分析员李瑶莹认为,对于存量非标产品,投资者仍可继续进行购买,但应对后续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有所预期,投资心态应做出相应调整。“投资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打破刚兑只是时间问题,过渡期延长不涉及资管新规相关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放缓节奏并不代表监管层面不会进一步施加压力。”

  (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