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二泉月·读城

古运河与无锡造船业

  |吴 歌 文|

  无锡水网密布,古来漕运发达,运河上常年舟船川流不息。米市兴盛时,无锡每年泊粮船多达十万船次。1908年沪宁铁路全面通车,但无锡开往四乡的客船每日仍多达两百多班,这些班船多停靠于北塘、竹场巷、棚下街、清名桥、伯渎河等处。

  老一辈的无锡人大多靠坐船出行。那时,高桥的桥洞是进出无锡城的标识。船离高桥便出了锡城,进了高桥则是进了无锡,送行亲友也总在这里分手挥别。

  客船进高桥、向东拐,过了双河尖就看得见吴桥了。水面开阔的运河南岸排布着许多船台,那里曾是省属企业无锡船舶修造厂,被唤作“省船厂”。吴桥附近的一条运河支系,还有另一家造船厂——无锡红旗造船厂。当时往来于江湖河道的各色船只,大多都是这两家船厂所造。

  “船为车,楫为马”

  古吴人,船为车,楫为马,一日不可废。而造船业也一直是无锡的强项。通水性、善舟楫的无锡人很早就掌握了造船技术,水上交通的优势更激发了舟船需求,使无锡渐成造船业高地。1958年,人们在河道清淤时从常州淹城的卫河中挖掘出了三条独木舟,最大的楠木舟,长11米,宽0.9米,舱深0.45米,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被誉为“天下第一舟”。经考据,这些独木舟距今已有7000—8000年历史,这无疑是吴地悠久造船史的实物佐证。

  上世纪80年代,宜兴相继发现了两条独木舟,一条属上古,另一条距今约3000年的勾吴时期,长8米,宽0.7米,舱深0.35米,船舱有木板分隔。上世纪末,江阴也出土过一件独木舟造型陶器。这些都说明,船很早就进入了吴地人的生活。

  泰伯奔吴,卜居梅里,凿伯渎河,汇通百渎;阖闾夫差出于征伐需要,开凿邗沟,沟通江淮,并在无锡一带整合水道,形成了密集的水网,使无锡通江达湖,畅行无阻。水和船,互为依存,密布的运河水道,不仅满足了吴国漕运之需,也拉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在古吴国历次军事行动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对船的使用。吴楚之战打了80年,两国都擅水上作战,双方水军多次对峙于江汉之间。豫章之战时吴国曾佯装讨伐叛楚的前附庸桐国,将战船布满桐国以南江面,连续数月保持攻击姿态,暗中却派出精锐奇兵,偷袭楚国巢邑,俘虏了楚公子繁。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之战,更是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吴军根据孙武兵法,用战船将3万精兵送至淮河弯曲处弃船登岸,迅速穿越大别山区,直逼汉水,击溃仓促应战的楚军,顺利攻入楚国郢都,占领了楚王宫。最让人震惊的,是夫差乘坐的指挥船“艅艎”大舟,长达40米,高10米,可容纳600多名将士,当为我国史载最早、最大的船只;吴国水师沿海航行上千公里直抵齐国的胶州湾,也是古中国最早且最远程的航行记录。“艅艎”乃春秋时期舟船之最,曾穿越太湖、淮河、长江,遨游东海与北海,在与齐楚的争霸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吴国“霸主”的重要标识,也代表了当时江南造船技术曾经达到的高度。

  东吴时割据江东,周瑜凭借精锐的水军与曹魏作战,重型战舰,小型快船,无所不有,极大挫败了枭雄曹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留下了赤壁之战的千古英雄传奇。而吕蒙白衣渡江的飞艇,其速度之快捷,也令一代名将关羽猝不及防,刹那间就丢了荆州。曹魏军队无疑人数、武器皆有优势,但东吴水军却以战船优势胜出一筹,这与江南的造船技术密不可分。

  唐宋时期,运河通航,远在长安的朝廷更需要江南粮赋的供养,大运河上总是行驶着绵延不断的船队,漕粮、布匹、各种物产珍宝源源不断运往长安。需求,永远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吴地由此成了造船高地。诗人杜甫曾在成都酒楼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那时候,江河上大概到处都是吴船的身影。

  明代时,江南造船业已形成专业性生产规模,不少造船作坊都设在运河边,无锡的泗堡桥、三里桥、羊腰湾等处的造船工场就有13家,这些船坞分别处于无锡北门和南门外的运河边。这里是运河与支系的交叉处,拥有比较开阔的水面和码头,适合船只修造。

  无锡城东运河从北而南,拐了个弯,而后与南门运河交汇。这里水面状如羊腰而被称作“羊腰湾”,船场就设在羊腰湾地势平坦而开阔的东北岸,上世纪90年代这里的地名叫“船厂里”。后来,船厂里变成了一片民居,再后来又开发成南禅寺商业旺地,“船厂里”旧迹无存。

  “五姓十三家”

  清代的无锡造船业,是家族式的产业,主要有“五姓十三家”。乾隆年间朝廷组建水师,急需大量船只,无锡杨、蒋、尤、徐、邵五姓的13家造船工场各被抽调一名工匠去京口、江宁和岳州的官办船厂服役。这些聪明的船匠,不仅善于摸索创新,也潜心学习官办大厂的设计与技术。当时,战船在使用中极易受损,没多久就要拖回船厂返修。无锡船匠们发现,损坏主要是因火炮发射时引起船体巨大震动而造成。当时战船主体采用轻巧耐水的杉木制造,但杉木质地松软经不起震动,因此船身极易受损。无锡工匠建议将全杉木战船改为杉木和杂木结合,强化船体结构,同时在战船脚梁处增添两根平行木楞,加固船体,这样开炮时后坐力就能通过木楞分散到整个船体,避免了船体局部损坏。该建议被采纳使用后,收到了理想效果。这种新添的平行木楞被称为“龙骨挺”,后来成为各类木船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13名工匠因此受到朝廷的嘉奖,嘉庆皇帝为此特赐予朱批证书:“无锡五姓,有功朝廷,经营船业,衙门照应。”从此,“五姓十三家”就成了享有朝廷特许待遇的造船专营户。

  光绪年间,有山东鲁氏来锡开办船厂,遭到五姓投诉。时任知县的廖纶依据御赐证书,判决五姓胜诉。鲁氏不服,反复申诉,后经地方士绅斡旋协调,“五姓”总算允许鲁氏限量生产。从此无锡造船业变成了“六姓”。民国时期,造船不再受姓氏所限,无锡造船厂猛增至270多家,高峰时甚至多达700余家。运河沿岸的吴桥、惠山浜、荷叶村、绿塔路、大窑路、亮坝上等处都布满新建船厂。不少船匠还走出无锡,流动到江南各地为渔民、农户修船,由此也将无锡的造船术输送至各地。

  “西漳船”与“黄鹄号”

  无锡人之于造船,颇有天分和匠心。近代第一艘机器船“黄鹄号”就是无锡人的创造。晚清时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积极引进西方理念和技术,相继创办了安庆军械所、苏州机器局、金陵机器局、江南织造总局等机构,麾下聚集了不少无锡才俊,华蘅芳、徐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865年,华蘅芳、徐寿仅凭着一纸外国轮船图样,在安庆所成功研造了我国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黄鹄号,书写了中国机器造船史最初的一笔。

  “西漳船”也是无锡人的独创。西漳位于城北,锡北运河从这儿经过,唐宋时期此地是芙蓉湖区域,明清时湖面逐渐被围垦造田,但依然水道交错,西漳船厂就坐落于运河畔。“西漳船”是无锡徐姓船场综合多种船型改良而成:船头船尾从方形改为圆弧形,减少了航行阻力;官船上“龙骨挺”也加装进来,增加了船体强度;同时船体船舱加宽,扩大了装载量。船上固定顶棚也改为可灵活拆装,方便了上下货。改进后的“西漳船”更为实用,舱容大,吃水浅,航速快,易装卸,一只船可载货物15万斤。因优势突出,广受市场欢迎,很快被各船厂仿造,名播大江南北。

  上世纪20年代,泗堡桥蒋姓船厂率先试制了机器戽水船。江南多鱼塘、水田,本来都只能固定水泵戽水,后来蒋姓船厂尝试把水泵安装在船上,实现了流动戽水,既灵活又好用,很快被推广开去,成为市场俏档货,当时无锡一年生产戽水船120多条。

  无锡山明水秀,从运河坐船游览惠山、太湖,唐宋以降已成为时尚。而旅游业的繁兴也刺激了游船业的发展,唐代诗人皮日休就有“料君携去处,太湖烟雨舟”的诗句。清光绪十七年(1891),28岁的前县令廖纶与友人乘画舫游太湖,于鼋头渚峭壁上抒写了“包孕吴越”四个大字,成为鼋渚独特景观。早先,无锡画舫又称“灯船”,因船上装饰彩灯得名,有船妓服务的称“荤灯船”,反之称“素灯船”。

  民国时旅游业渐热,画舫成为游览主要交通工具,称“游山船”,北门外停泊画舫的游船码头就称“游山船浜”,旅游季节这里经常泊满大型画舫,最盛时多达20多艘。1928年10月、1946年10月,蒋介石两次来锡游览或避寿,乘坐的都是大型画舫。1946年那次美国特使马歇尔夫妇同至,所乘画舫乃杨荣林经营的画舫“苹香号”。午间,由迎宾楼菜馆提供了精美的船菜大餐,令客人们赞不绝口。不善言笑的蒋介石也说:“吃鱼蟹,还是要到无锡来。”李宗仁、吴佩孚、吴稚晖等大人物纷纷来锡,乘坐的也都是这条“苹香号”。1958年,嘉兴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还专门邀请杨荣林和无锡船匠过去帮助参谋,那条至今停泊于烟雨楼前的红船,就是根据“苹香号”所仿造的。

  乡镇企业诞生地

  无锡运河边不仅是上世纪初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最早的乡镇企业诞生地。

  1956年,城外的锡东运河边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家乡镇企业——春雷造船厂,由此悄然拉开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序幕。今天,当年东亭春雷造船厂的旧址,已经建起了国内唯一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镌刻下乡镇工业迈出的第一步。展馆的背后,就是当年春雷厂的船坞码头,半敞的车间内展示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留下的一条旧船。

  船随水流,渐行渐远。早年“以船为家,以楫为马”的情景早已被现代生活所取代,各式古老的木船也罕见踪影。今天运河上,仍然船来舟往,繁忙依旧,对江南人而言,船不仅是漕运时代水文化的历史记忆,也是今天生活不可或缺的精彩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