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越来越近,许多家长将购买教材和教辅用书列入了“任务清单”,带着孩子前往新华书店或是南禅寺书城采购。
日前,记者来到新华书店3楼的文教区域发现,前来选购的家长络绎不绝,针对选择何种教辅用书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攻略。
开学临近 新教材仍是“香饽饽”
上午10点左右,在教材区域徘徊的学生和家长已然不少。虽然临近开学,但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教材仍有“执念”,新华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来询问新教材情况的家长很多,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有。
“《白鹭》《示儿》……对,就是这个版本没错!”在教材区域的书架前,即将升入五年级的顾同学看到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立即上前翻阅确认版本。“我还想在开学前把书里面的课文再看两遍预习一下。”看到外婆想把书放回书架,顾同学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外婆陶阿姨告诉记者,暑假里外孙女已把课本中的背诵篇目都打印下来背完了,数学和英语课本也早就买回家预习,今天来主要想购买教辅用书为新学期做准备。
部分孩子买新课本出于对内容的好奇,如语文书中的新课文讲了什么故事、音乐书里又安排了哪些歌曲……一名五年级男生就买了少有人问津的科学书,妈妈说孩子对科学感兴趣,就想提前看看书中有什么新内容。
新教材数量有限,缺货现象年年有,家长都期待孩子在暑假“弯道超车”。一位父亲带着儿子急匆匆地来到书架前,一手拎着头盔一手攥着二年级语文书的封面图,对照着寻找。“肯定没了,都卖完了,别人早就来买了。”“别着急,再找找。”听到儿子略带抱怨的语气,父亲一边安抚一边逐层查找,确认没有这一教材后才“转战”教辅用书区域。
新高一的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科目将首次采用国家统编教材,新华书店内已经上架。“我们暑假里已经网购了语数外三门课的课本,今天来买教辅用书顺便看看其他科目。”潘先生说,女儿假期已提前预习过部分内容。对于部分科目教材变更,他表示并不紧张,“按照老师的教学内容走”。
目标明确 挑选教辅书“成体系”
在书店门口,结束采购的家长都拎着满满一袋教辅用书。教辅用书选什么?选多少?多数受访家长表示虽然辅导用书种类多,但他们会提前询问身边有经验的家长,或是“随大流”购买销量较好的类型。小学高年级以及初高中学生对于自己需要的教辅用书已有计划,有着“常用清单”。
幼升小孩子的家长在选择教辅用书方面还是“新手”,他们会提前跟身边有经验的朋友取经。“先买拼音和计算就好,剩下的等开学之后再看。”在琳琅满目的教辅用书前,一位家长并没有过度纠结,选完目标用书后便前去结账。
挑选语文和数学科目教辅用书的低年级学生家长较多。遇上同类型的辅导书,部分家长会将书本摊开对比内容,谨慎选择。华女士的孩子即将升入二年级,她准备挑选专题训练以及成套试卷类的教辅用书各一本,为孩子形成完整的“练习体系”。“这一本难度大一些,这两本重基础,挑选要兼顾每天的课后巩固和周末或期中期末复习的综合训练。”华女士指着眼前不同类型的教辅书解释道。此前,她还购买了拼音和口算练习,有空余时间就给孩子做一做。
如今,家长购买教辅用书很少盲目“包圆”,他们会根据孩子学习能力和计划理性购买。“女儿理科薄弱,所以先买了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教材解读,如果上课知识点没来得及消化还能靠辅导书的讲解再回顾一下。”李女士说,她暂时不准备购买习题类教辅用书,等开学后上两周课,女儿对自己的知识接受能力有评估后再做选择。
通过采访前来购买教辅用书的高中学生和家长发现,他们对理科教辅用书的需求较大,此外会注重英语阅读方面。李女士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战场”是课堂,教辅用书只是“后备力量”,根据孩子的需求选择很重要。“知识点有难易之分,我认为没有必要要求孩子填满辅导书上的每道题,孩子能够通过教辅用书掌握自己课上没有消化的难点,强化训练重要知识点就够了。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判断自身学习情况,主动补差。”
(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