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川 文 |
隔三差五下乡省亲。春上,妻从老人居住的拆迁安置小区绿地里,挖了几枝柔弱的太阳花草带回家,找出两个闲置多日的旧花盆,加入细土,正儿八经种将进去,放在阳台沿口上。偶尔也进进出出,用袖珍喷水桶浇灌些米泔水,煞有介事地忙碌一番。没多久,草活了;夏天到来,有花了。还别说,那朵朵小花恬恬地盛开时,倒也为单调的阳台增添了一抹鲜活和勃勃生机。
太阳花听似名头贵重,其实出身低微,乡野之地寻常可见,不登大雅之堂。它俗名马齿苋,学名则美其名曰龙须牡丹或松叶牡丹,犹如村姑取个雅名,或可抬高身价。可在民间,它还有个极不爽耳的名字,叫“死不了”!话虽难听,却是称赞它易活耐活的品性和韧劲。太阳花开得小巧玲珑,须草一样嫩长的细枝上一般会顶出两朵花苞,依次先后开放,绝无半点矫揉造作之态。最最稀奇的是它的绽放,极其敏感于时辰早晚、气候阴晴、雨露干湿。
晴天之晨,太阳刚刚上来,它的花蕾是紧裹着的,拘谨得羞羞答答。随着日头渐高,它便迎着阳光慢慢敞开自己的花衣裙衫;时至正午,挂满嫩黄色花粉的花蕊便会全部吐露。太阳花虽小却五彩缤纷,红、黄、粉、紫、橙……间杂一起煞是好看,小小花盆极像一片袖珍的百花园。下午四五点钟,花瓣逐渐有所收敛,及至傍晚,满目艳丽的花朵便全部萎缩,于是,这些美丽过绽放过的花儿,生命宣告终结。
天阴之时,太阳花对光的反应比晴天弱了许多,虽然也有花开,却完全随着光照强弱行事。光强,花瓣就放得多一点;光弱,花盆中就稀稀拉拉只有三两朵,绝大多数花苞是闭合的,很是奇妙。若在雨天,大多花苞干脆闭颜养神,裹紧自己独善其身,静寂地接受雨滴滋润,涵养内心,等待阳光再现。此时的花盆里,看上去只是一盆不起眼的草。
对于太阳花的特性,人们的评价见仁见智。有人赞赏它无论南国北疆,旷野楼台,都能随遇而活,不择条件,死死生生,不言放弃。其生命虽然短暂,却总能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娇美,奉献自己的芳华,向着光亮落落大方,既不会为讨好谁而着意矫饰,也不会故作姿态无原则地献媚。它的每一次枯萎,都在为更美的新生命而让位,其死亡竟然也是积极的!有人则鄙夷它缺少原则,缺失风骨,迎合强势,见好行事,看到光亮就开花,给点阳光就灿烂,有点温存就顺从,不如梅花有傲气,不像菊花有志气,更无桂花的那份含蓄,没有了起码的底线和坚定。迥异的见解,听来似乎都有几分道理。可认真思忖,这世上十全十美之物是难以冀求的。人生在世囿于生存,难免趋利或违心,往往都会依照自己的好恶、境遇甚至心情,去揣度或要求他人他物,其实,若能将世故的东西压至最少降至最低,便是上上之善了。而花毕竟只是花,适者生存乃万物最为本能的选择,人尚且有两面性,焉能苛求于花呢!谁能否认,太阳花的这些“弱点”,难道不也是人性的弱点?如果人人都能像太阳花一样,活得恬静坦然,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作为;有多少善意,就努力释放;有多少美好,就尽力奉献,这世界不知该增加多少绚丽和光彩。更何况,小小的太阳花,柔软中自带倔强,收放间亦含自尊,只是需要人们细细去品味罢了,它“死不了”的坚强秉性,不也正是人们在面对困难乃至艰险境遇时特别需要的“内核”吗!
一盆小花让人悟及,花事盛衰深蕴着哲理。太阳花的奇特生命过程带来的启迪是:生命的长短贵贱、个性的刚毅柔弱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善良过美丽过奉献过就行,哪怕只有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