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黑板上写下“札记”二字

当编辑、做札记、爱健美…… 总有一款让学生“崇拜”

  李振楠

  费予迪

  王子豪

  “90后”教师的魅力是如何炼成的?

  越来越多的“90后”站上了三尺讲台,工作有热情、教学有方法是他们的标签。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锡城3名“90后”教师,一起来感受他们的个人魅力。

  自学软件

  新教师担纲校报总编辑

  “李老师,我们这个月的主题就定教师节吧。”在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报《心泉报》的编辑例会上,前来“头脑风暴”的编辑组学生早已想到了9月10日的教师节。“每次参与编前会的学生都不一样,他们的想法常常天马行空。”校报总编辑李振楠笑言。

  2015年12月,由李振楠担任总编辑的首期《心泉报》发刊,虽然形式和排版简单,但他非常兴奋。“当时我还是工作未满两年的新教师。”李振楠告诉记者,他作为语文老师平时就很关注学生习作,虽然校报编辑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他仍然满怀热情地接下了这一任务。

  仅有满腔热血还不够,零起点的李振楠要顺利出版第一期校报,还需不断请教和学习。“请教了报社的老师,得知报纸排版需要名为‘方正飞腾’的软件后便开始摸索着安装。”李振楠回忆,为了解决软件系统不兼容的问题,他又请教了学校计算机老师,给电脑安装了虚拟系统,这才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

  素材排版、软件抠图……李振楠在编辑第一张校报的过程中开发了不少新技能,学校领导、同事、前辈甚至附近印刷厂的工作人员都被他请教了个遍。

  排版前,李振楠还借鉴了《江南晚报》《无锡日报》等报纸的排版样式。“当时我拿着pdf格式的文件去印刷厂,他们告诉我印刷前还需要先出小样、审核校对。”李振楠说,第一期校报远不如现在的华丽,没有固定主题,但从中学习到的东西延用至今。“你看这些背景图,其实都是抠图抠出来的。”李振楠指着报纸上多样的装饰图说道。

  “不管是上课还是做事,只要努力了,结果总是好的。”刚进入附小工作时,坐在李振楠一旁的前辈曾这样说,这也是他至今铭记的一句话。

  如今,第24期《心泉报》正在筹备中,按月出版的校报成为了学校的常规动作,不少毕业生返校都会再取两张来看看。“每位学生不论文笔好坏,我们都会给他们在校报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机会。”李振楠说,他正准备跟随媒体融合的脚步,开启电子版校报栏目。

  第一堂课

  连元街小学的六年级教师费予迪去年正式参加工作,她在第一节课堂上就在黑板上写下了“札记”二字。“我认为阅读和思考很重要,而札记就是思考的一种呈现方式,所以一早便想好了引导学生一起做札记,这是可以受益终生的事。”费予迪说,她第一次写札记是在五年级,虽然不是每天固定任务,但一本札记本始终在身边。

  刚开始,费予迪会将自己的札记本给学生传阅,让学生熟悉札记的写法以及内容,此外还邀请学生在她的札记旁写下感悟和评价。“他们胆子小,选出了几位字比较漂亮的代表留了言,全都是用铅笔轻轻写。”费予迪笑言。

  学生的视角与成人不同,一本《小王子》、一篇《少年闰土》,学生能解读出与成人完全不同的内容,“我经常觉得跟他们读的不是同一本书,但正是通过他们提交的每一次札记,能够看到他们的成长和每个孩子不一样的性格。”费予迪说。“人也像是文中的这把小提琴一样,你必须抹掉自己身上的尘埃,自己把自己擦亮……”学生张子涵在札记本中的感悟时常让费予迪感叹,“小学生能够思考到这个深度着实不易。”

  札记的目的是学会阅读和思考,费予迪表示,阅读在她的生命里扮演了重要的沟通角色。初中时她处在叛逆期,回家后就紧闭房门。费予迪的父母为了寻找聊天的共同语言,也看起了她常看的文学书籍,“他们可能并不喜欢看这一类书,但为了与我交流,父母愿意把这些书看完,很让我感动。”

  “高中语文老师对我影响最深,没有她我或许不会选择教师这条路。”费予迪说,高二时,老师推荐他们阅读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这本书是真的硬啃下来的,当时完全不懂里面在讲什么,啃完后我再也没有翻看过。原以为这本书已经被我遗忘了,但大四写毕业论文时,书中的理论又重新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通过这件事,费予迪意识到阅读所获知识将终生受用,这也是她带领学生做札记的初衷。

  “肌肉老师”

  给娃娃们爆棚的安全感

  无锡市机关幼儿园的“90后”教师王子豪,一身肌肉让人印象深刻。身体健壮的他,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崇拜的对象,也给娃娃们更多安全感。

  这位名副其实的“肌肉老师”与柔弱稚嫩的幼童组合在一起,效果好得出奇。即便有孩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健硕的男老师害怕,但由他带着在户外活动,不一会儿就玩嗨了。王子豪和班里的孩子平时相处起来不像大哥哥照顾着弟弟妹妹,更像是朋友,提醒多过照顾。“我不认为大班的孩子还需要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更喜欢和孩子们平等相待,当他们是朋友,给他们足够信任。”王子豪坦言,“有问题时我会提醒他们或和他们讲道理,我是他们的朋友嘛。”在王子豪言必行、行必果以及平等相待的行事风格下,他带出的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独立能力。

  生于1992年的王子豪,大学就读于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他介绍,自己做老师受到了亲戚的影响,“我舅舅、舅妈还有兄弟姊妹好几个都当老师。我在高考前曾在报纸上看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有关报道,觉得学前教育专业挺好。但当时男幼师特别少见,填报这个专业时我父母都反对。”王子豪喜欢体育运动,上大学时背着100斤的哑铃去报到。工作后他对健身产生了浓厚兴趣,勤加锻炼,在省、市级健美比赛中获过不少好成绩,比如在“2018年江苏省健美健身公开赛暨江苏省大学生健美健身比赛”中摘得75公斤级第三名等。

  体育运动爱好为王子豪的教学提供了助力。王子豪分享道:“由于健身的关系我需要定时吃鸡蛋,班里也希望长强壮的男孩子也都愿意吃鸡蛋。有个从不吃鸡蛋的男生主动向家长要鸡蛋吃,让家长乐开了花。”上学期他设计的“阳光体能大冲浪”项目,把幼儿园整体环境想象成一个户外游戏场,包含12个体育项目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特别受欢迎。新的学期,王子豪担任幼儿园专职体育老师,为不同年级的孩子量身设计合适的体育运动。

  (杨涵、陈春贤/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