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锡城小“晴”歌循环播放,看似单一而平静的天气舞台实则热闹非凡。白天太阳很劲道,气温自然不低,基本都在34℃+,8日最高气温再次突破35℃高温线,让人不禁感慨:“白露”和“大暑”傻傻分不清。除了高温卷土重来,午后雷阵雨、冰雹也来凑热闹。
白露节气为何还有高温?
“主要原因还是副热带高压西伸了。”气象部门人士介绍,前段时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东偏北,一连导引着三个台风都奔向东北,但最近它又向西加强,重新伸回到大陆上,而无锡被它牢牢地控制,气温又显著升高。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天气连晴,相对湿度基本在40%及以下,火险等级高,请大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事实上,这几天不仅无锡热,整个江浙沪地区气温都是一片长势,从全国气温版图来看,东北地区受到冷空气和台风双重影响,降温明显,而西南地区东部、江南中南部、华南一带受到强降雨“打压”,气温也不高,于是江浙沪“一枝独秀”,躲过了冷空气,降雨又“鞭长莫及”,陷入高温炎热中,天气毫无秋意。
从历年来看,无锡9月出现高温的可能性还不小,比如2002年、2003年、2005年、2010年、2016年的9月都出现了高温,最热的年份应该是2005年,诞生了近20年来9月的最高温36.4℃,到了9月30日还出现了35℃的高温天气。高温日数最多的是2003年和2005年,共出现4个高温日。
炎炎夏日为何会下冰雹呢?
如果说高温不足为奇,9月的冰雹被很多网友归为“活久见”系列。8日下午,网友晒出了江阴下冰雹的视频,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当天江阴局地出现小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很多网友表示好奇:高温天里怎么好端端下起了冰雹?
气象人士介绍,冰雹是强对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强对流是一种剧烈的空气垂直运动。夏季的午后阳光炙烤大地,近地面的空气被加热膨胀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再迅速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冰晶与过冷水滴碰撞,外层冻结成为一层不透明的冰核,形成冰雹胚胎,冰雹胚胎在对流云中翻滚,附着更多过冷水并凝结,越滚越大,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从空中摔下来就成了冰雹。
从地域上看,冰雹高发区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从时间上看,冰雹偏爱5-9月,降雹时段一般集中在午后到傍晚,约70%出现在下午13-19时,其中14-16时最多。其实,当对流能量足够强,除了常见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甚至龙卷也可能随之出现。
你期待的降温明天开始
眼下,高温再怎么蹦跶也是强弩之末了。最新气象资料显示,今天白天锡城云系增多,最高气温在32℃左右。明天夜里受弱冷空气影响,将有一次降雨过程,气温继续下降,12-14日天空云量较多,最高气温降至30℃左右,早晨最低气温在23℃左右,大家早晚可以出门到户外走走、吹吹风,感受夏末的惬意。
当然,这次的降温还有台风“海神”的功劳。台风长途跋涉进入东北以后,当地的干冷环境让它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加上下垫面摩擦的影响,势力大大削减,不再像当初在洋面上那样霸气侧漏,反而迅速变成为一个“温顺”的温带气旋。而北方是冷空气的“大本营”,近期冷空气活动本就频繁,遇到温带气旋也顺带把它给“捕获”了。两者联手,冷空气势力因此得到加强,从而逼迫副热带高压后退,将会使江浙沪一带的高温得到缓解。
更加可喜的是,经过这一波降温过后,未来高温卷土重来的机会微乎其微,可以说,今年的高温天气即将结束,烈日和酷暑将渐行渐远啦。
(晚报记者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