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宇苑小区的800多户居民喜上眉梢,因为家中的水质更加稳定了。无锡市水务集团管网建设管理处工程管理人员唐鸣介绍,该小区由8幢多层组成,自来水管道是20年前小区新建时铺设的铸铁管。原有管网“服役”年限长,存在严重老化和锈蚀问题,近年来小区内部的抢修也较多。
趁着老小区改造的机会,市水务集团将该小区纳入了老旧管网改造范围。今年5月底,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历时两个月为小区重新铺设800多米长的球墨铸铁供水管道。新“上岗”的管网耐腐蚀性好,使用年限长,彻底解决该小区管网漏水,压力不足等吃水难现象。
今年同样受益于供水管网改造的还有田垛里小区、勤俭新村、前张巷小区等小区。根据计划,今年老旧管网改造项目的年度目标为60公里,除了惠及多个老新村,还涉及蓉湖北路、吴桥东路、立信路、五里街等多条道路的市政主管网。截至8月底,共计完成管网改造49公里。预计本月底,建设新村、造船两村、五里新村、风和里、禾嘉苑管网改造也将进场施工,本轮管网改造有望提前完成任务。
事实上,为了解决锡城局部地区压力低、吃水难,消除供水管道老化可能产生的水质影响,降低管网漏损,市水务集团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逐步对老旧管网实施管调计划。经过30年的更新,用水难的问题逐年减少。本次改造施工期间对居民用水影响不大,仅在新旧管网“交接”的时候短暂停水。改造完工后,管网跑冒滴漏等影响居民日常用水的问题都会得到切实解决。
目标 完成60个泵房改造
位于新吴区新湖中路的新安花苑三区,这里小高层、高层住宅混搭,居住着4200户人家。原先,该小区东片及西片各设置一个生活泵房,由物业管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设备标准较低,加上长时间的运行,泵房内泵组、管道及阀门配件运行情况较差,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同时水箱表面有腐蚀,水质污染风险高,安防监控设施也跟不上。
新建的生活泵房集“颜值”和“智慧”于一身。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精致小屋”内设崭新的水箱和水泵,所有管道都采用不锈钢管,水箱出水位置还设置应急消毒设备,配备浊度仪、余氯仪,实现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泵房内还安装红外线探测仪、球机枪机等安防设备,保障泵房内设备安全及水源安全。墙面四周布满了小孔——吸音板,可有效降低噪声,泵房内还有智能排风除湿机,能有效控制内部环境。
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关乎城市供水水质和供水服务。去年是无锡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全面实施之年,共有77个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泵房改造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按照计划,本次居民住宅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涉及901个小区、977座居民小区生活泵房,通过分阶段、分批次施工,到2025年将完成市区所有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市水务集团二次供水分公司供水管理人员许晨介绍,自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施以来,全市已完成改造项目200余个,包括西太湖花园、蠡溪苑、仙蠡墩家园、斗山花苑、仙河苑三期ABC、叙丰家园、新安花苑二区、新安花苑三区东三区西、木樨苑二期等。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完成60个泵房改造,目前正在改建的项目有100余个,例如叙康里、新安花苑五区东及五区西、联心嘉园南区及北区、爱家金河湾、五星家园G组团等。
市市政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将遵循“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改造水质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做到“成熟一批,改造一批,接管一批”。有改造意愿的小区可由小区业主委员会向各区住建局提出改造申请,无业委会的小区则由属地社区向区住建局提出改造申请。改造资金由市财政、区财政及供水企业共同承担,居民不需掏腰包。
(蔡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