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全面推行“远程公证”服务

申请人“零跑腿”,最快当天拿证

  近日,江苏省公证协会出台了《江苏省远程视频公证规范》,这是全国第一个远程视频公证业务的规范性文件。昨从无锡市司法局获悉,我市已全面推行“远程视频公证”服务模式。其中,无锡市梁溪公证处自5月起试点该业务模式,是我市首家试点单位。目前,该公证处已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办结各类公证业务70件。在办理过程中,申请人全程不用跑腿。

  【案例回放】

  远程视频办理,跨国公证“零跑腿”

  市民阿威(化名)是一名海员,和妻子小楠(化名)在无锡共同拥有一套房屋。今年,阿威夫妇准备卖掉该房屋,但因阿威长期在国外奔波,受疫情及工作的影响,暂时不能回国,导致此事一拖再拖。期间,两人想到一个新方案——阿威委托小楠全权办理房屋买卖相关手续。但委托书需要办理公证,而阿威所在的船只在日本短暂停留,办理公证不方便。

  9月2日,小楠就此事向无锡市梁溪公证处咨询。得知阿威的实际情况后,公证员向其介绍了“远程视频公证”服务。

  所谓“远程视频公证”,即申请人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办理相关公证业务。而阿威的这种情况,恰好符合业务受理范围。这个消息,让阿威夫妇欣喜不已。

  随后,阿威向无锡市梁溪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经远程核查,确认阿威身份及真实意思表示后,公证员与阿威进行前期沟通,向阿威告知了办理此项业务需要准备的材料、具体办理流程以及相关权利义务、法律风险等内容。

  确定阿威已知悉上述内容后,9月4日,工作人员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阿威办理了委托公证。当天,小楠便拿到了委托公证书。从提交申请到委托公证书出具,阿威仅花了两天,且全程“零跑腿”。

  【效率提升】

  省去奔波之苦,周期缩至两三天

  像阿威的情况,在无锡市梁溪公证处并非个例。该处副主任何清介绍,5月起,该公证处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工作。目前,该公证处已受理各类“远程视频公证”业务申请80余件,其中70件已办结。在受理的“远程视频公证”业务中,超八成业务为夫妻之间或父母子女之间的处分财产的委托;超九成申请人系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其余委托申请人是受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影响短期无法返锡的本地居民。

  “按传统的业务办理模式,居住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如需办理相关公证手续,需要到当地使领馆办理。但由于使领馆主要分布在国外的大城市,导致部分国外的中国公民在办理过程中,需要往返奔波,从提交申请到把公证书邮寄回国内,往往需要一两周。”何清表示,有了“远程视频”方式后,不仅让申请人省去了奔波之苦,而且大大缩短了办理周期,一般情况下,从提交申请、前提沟通到公证书出具,两三天即可完成。

  【风险防控】

  交叉识别身份,全程电子留证

  众所周知,公证涉及大量法律风险问题。那么,远程视频方式如何防范相关风险呢?何清介绍,为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公证人员采用远程视频方式办理公证业务时,会通过肉眼识别、谈话识别、系统识别、人证识别等方式,交叉确认当事人身份。完成身份确认后,公证人员会通过“一对一”远程视频的方式,对申请人所处环境、身体情况等可能影响其真实意思表示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告知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及法律风险,待确定业务办理确实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合法合规后,才会为其办理相关业务,并要求当事人通过电子签名等方式,对相关材料内容逐一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业务办理过程会严格实行“双录”留证,即同步录音、录像。期间,如申请人情况稍有异常变动,如人脸离开视频范围、语言表达出现异常等情况,该单业务就会立即终止。

  【服务范围】

  仅四类公证可“远程视频”办理

  “并非所有的公证业务都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办理。在试点期间,我们主要办理夫妻之间或父母子女之间处分财产的委托等方面的业务。”何清表示,新出台的《江苏省远程视频公证规范》将业务适用情形和事项范围进一步明确、规范化,其中规定,“远程视频公证”方式目前仅限于以下几类业务:不涉及财产处分的委托;夫妻之间或父母子女之间处分财产的委托;不涉及转移、放弃权利的声明;不涉及处分财产、转移或者放弃权利等文书上的签名。

  此外,《江苏省远程视频公证规范》还在软件开发技术要求、业务活动开展流程事项、数据存储、服务收费、文书送达、立卷归档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对于开展“远程视频公证”业务有较强指导和规范作用,有助于打破传统空间限制,促进公证与互联网融合,从而为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民的公证服务。

  据了解,除梁溪公证处外,锡城公证处、江南公证处等公证处已也开启“远程视频公证”模式。这也意味着,“远程视频公证”模式在我市全面推行。市民如需通过该模式办理公证业务,可提前向相关公证处咨询办理事宜。(晚报记者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