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新闻

以最严标准、最严措施、最严监管、最严问责,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最严治气“36计”:防为上计

  (视觉中国)

  (袁晓岚 摄)

  尽管已是秋分时节,但市民在查看空气首要污染物时却发现臭氧依然“霸屏”。随着秋季的到来,雾霾还会跑出来和臭氧“肩并肩”添乱。治理臭氧污染的同时如何防止PM2.5卷土重来?

  为提优城市“气质”,无锡出台“史上最严”大气提优“36计”。记者注意到,大气污染防治“36计”中防多于治。在业内人士看来,对污染源源头严格管控、严守标准,“防为主、治为辅”乃为“上计”。

  “对症下药”六大方面——

  力争8-10月全市空气臭氧超标天数同比减少9天以上,全年PM2.5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比率达到77.8%

  臭氧已取代PM2.5,成为无锡空气质量“第一杀手”。每年三季度都是臭氧污染的高峰期,8月份以来,臭氧浓度超标天数为15天。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负责人表示,尽管好于去年同期,但无锡大气污染呈现出PM2.5与臭氧协同污染的新型特征。要想让“气更清”,就必须“以小时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

  如何才能让PM2.5与臭氧浓度实现双降?此次出台的“36计”,针对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机动车尾气等6个方面“对症下药”。“此前南京出台的40条大气管控措施颇有成效!”该负责人坦言,无锡正是借鉴了南京的成功经验。

  此次出台“强化版”治气举措,就是要以最严标准、最严措施、最严监管、最严问责为要求,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力争8-10月全市空气臭氧超标天数同比减少9天以上,全年PM2.5浓度达到3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比率达到77.8%。

  “满满干货”刚性具体——

  重点行业、区域VOCs浓度要再降10%,年底前淘汰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4000辆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大气提优“36计”是继去年11月无锡出台治气“22条”后的强化升级版。记者注意到, 36条措施几乎条条都是“干货”,不少举措都凸显了此次“治气”的超常态,内容刚性、具体。

  针对涉VOCs的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36计”明确:排放的VOCs浓度要在现有排放水平基础上再降10%。这一标准“触及”到无锡的“边边角角”:锡山区鹅湖镇的包装印刷,新吴区的电子信息,江阴市、惠山区的纺织印染,宜兴市的电缆,惠山区、锡山区的汽车、电动车等产业集群。同时,江阴临港化工园区、宜兴市新材料产业园、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也将按该标准重点管理。

  在加强末端治理设施管理方面,全市要对所有使用活性炭处理设施的VOCs企业再进行一轮检查,凡是半年未更换一次性活性炭吸附材料的企业,全部更换一次,碘值不得低于800毫克/克。

  移动源污染也已成为无锡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年底前,无锡要淘汰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4000辆以上,全面淘汰国III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环卫车。“全面落实区域限行。”该负责人表示,严格控制每日外地入城柴油货车通行证数量,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方可办理入城通行证。对于排放黑烟等明显可见污染物、抽测排放超标的车辆,依法进行处罚并督促限期维修。对于无环保标识的挖机、叉车等非道路移动机械,也不得在无锡范围作业。

  目前无锡正对加油站点、流动加油罐车、加油船舶、车用尿素开展专项检查,从严打击非法经营柴油行为,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黑加油站(车)。一旦发现使用不合格柴油的行为将严肃查处。

  “以克论净”不留死角——

  确保车过无扬尘、路牙无积尘、道路见本色,大气重点区域道路积尘、积泥、杂物量应当低于1克/平方米

  扬尘管控的到位与否,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干净度。通过制定并试行城市道路分类保洁标准及考核办法,无锡明确了“以克论净”的降尘标准:确保车过无扬尘、路牙无积尘、道路见本色,城市主干道、内环高架、机场高速等道路积尘、积泥、杂物量应当低于3克/平方米,大气重点区域道路积尘、积泥、杂物量应当低于1克/平方米。

  哪些区域是抑尘重点区域、路面一天洒水几次,甚至什么角度喷洒,“36计”都一一进行了“规范”。比如重点区域、重点道路等增加道路洒水频次,10点至18点之间抑尘车、洒水车实施不间断作业(下雨时段及早晚高峰时段除外)。每天在约130条重点道路上洒水、抑尘、湿扫作业50次以上。其中,白天,洒水车、抑尘车在重点区域范围内,平均1小时作业3次,湿扫车每天作业不少于3次。抑尘车以45°-60°仰角喷洒,行驶速度应小于20千米/小时。对降尘不达标的首次明确了问责办法:月度降尘未达标的板块,将限批夜间施工和渣土车运输,停止夜间施工审批许可一个月。

  建筑工地不能再“尘土飞扬”了。施工期间要全程开启喷淋抑尘设施,实施不间断洒水保湿。白天运输渣土必须使用国V及以上渣土车。11月底前,城区渣土车更新率达到100%。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36计”的超常态治气举措,在秋冬季来临前全力压降PM2.5浓度,力争今年能率先成为全省首个PM2.5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

  (晚报记者 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