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在群体性聚集场所,如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该怎么办?11月3日下午,滨湖区举行(Ⅳ级)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在这场演练中,各参与部门联合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应急处置。
本次演练以某建筑工地33名工人就餐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为背景。收治医院初步诊断患者症状疑为食源性疾病后,随即将该情况电话报告给滨湖区卫健委。由于该事件与食品安全有关,该区卫健委立即向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食安办等有关部门通报。
市场监管、卫健、疾控等部门第一时间派员赶赴医院及事发食堂进行调查处置。其中,市场监管部门查封事发建筑工地食堂,对剩余食材进行快检,并就该食堂食品经营许可、从业人员健康状况、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过程等情况开展全面调查;疾控部门调查当天就餐情况,对事发食堂相关食品、餐用具、48小时留样食品进行采样送检,同时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进行采样检测。
期间,滨湖区食安办召集各有关部门召开会议,汇报先期处置情况,并组织相关专家会议。经专家会议讨论,初步将该事件定性为一般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鉴于危害人数达33人,建议启动Ⅳ级响应。滨湖区食安委采纳该建议,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及时上报信息,开展响应措施。救治工作结束、应急响应终止、秩序恢复后,区食安办组织有关专家对本次事故处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提出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并报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
据介绍,本次演练由无锡市食安办、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滨湖区政府主办,滨湖区食安办、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该区疾控、公安、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参与演练,旨在通过演练检验依据《食品安全法》制定的《滨湖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升各应急队伍协同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
(刘娟 通讯员 华昀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