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晚报记者 潘凡/文 受访者供图)本报8月20日A8版《13岁儿子突患再障,还有个脑瘫的女儿——这个家庭急需援助!》一文,报道了从河南来无锡过暑假的王雪斌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危重急需援助。当时,虽然一筹莫展的雪斌一家踏上了回河南治疗的路,但仍有很多读者看到本报报道后献上了爱心。近日获悉,雪斌已顺利接受再造干细胞移植手术,目前状况平稳。雪斌妈妈委托记者感谢所有好心人的援助,让雪斌重获新生。
8月18日晚上11点多,雪斌进入郑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之后,王雪斌的父母和两个妹妹都接受了配型检测。8月25日,检测结果出来了,雪斌妈妈符合移植要求,“很庆幸我和儿子血型相同,不用等血库的了,不然配型成功要等很久很久”。雪斌妈妈说,那段时间雪斌仍高烧不退,只有等体温正常才能进行移植手术,所以治疗主要是控制体温,每天都要用很多药。“每周要输一次丙球,一次要输5-8支。一支就要500多元,平时还需要用芦可替尼、泊沙康唑等药物辅助治疗,每天的医药费要七八千元。9月5日那天,一次用了13支丙球,体温才控制下来。”
体温平稳后,9月7日,雪斌进入移植仓开始化疗。“雪斌患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他的骨髓造不出血,化疗就是把他的干细胞杀死后,再把我的血细胞输过去。”9月20日,雪斌妈妈躺上了手术台,1个多小时抽了550克骨髓。另一边的化疗室,雪斌在爸爸的陪伴下,输入了妈妈的骨髓。被问到抽骨髓疼吗?雪斌妈妈说:“疼,但心里不疼。一般像姐弟之间抽点白细胞就可以了,像我们父母呢,就可以多给他抽点骨髓。我想着就两天嘛,两天连续给他输进去,儿子可以早点好起来。”于是,第二天雪斌妈妈又连续5个小时抽了1万多个单位的白细胞,“先抽的胳膊,直到两个胳膊都抽不出来后又抽了腿上的”。之后,雪斌妈妈昏睡了三天,“虽然胳膊疼了五六天,腰间针孔疼了十几天,但一切都值得!”
距移植手术已过去40多天了,雪斌的恢复情况顺利。“现在最怕的就是呼吸道、肠道等各种排异,一旦发生排异很难治,所以要特别小心。”看着雪斌一天天好起来,雪斌妈妈很欣慰。“儿子心态好多了,笑容也多了。就是每天要吃十几种药,可难吃了,他每次都痛苦地喊‘不想吃,不想吃’。”雪斌妈妈说,近期雪斌要出院了,后续还需要大半年的治疗,“之后需要一周住一次院,继续输丙球等治疗”。
此前雪斌共收到爱心捐助5万多元,他们一家特别感谢大家:“感谢好心人的捐助!后来又问亲友借了些钱治病,目前花了40多万元,预计后续还需要20多万元。压力挺大的!”如果您愿继续帮助雪斌,请和雪斌爸爸王胜超(15896477230)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