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房产周刊

万科,要如何年轻到底?

有好产品、好服务,就一定可以活下去

  万科云城泊寓

  万科董事局主席 郁亮

  万科上海区域区首张海

  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朱保全

  今年的万科,挺年轻。

  10月31日,在万科上海区域媒体见面会上,郁亮在关注英雄联盟总决赛,张海谈到了与辣目洋子合作带货,还有与新裤子乐队的联名新曲《就是不妥协斯基》。万科,正在年轻化道路上一走到底。

  媒体会上,万科上海区域区首张海公布了上海区域最新数据,2020年1-9月业务实现合同金额1898亿元,逆市增长18%。上海区域涵盖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五大区16个城市,其中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宁波、合肥等6个城市业务实现合同金额1225亿元。事实上,除了业务数据,这次发布会上的三个关键词,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一根筋

  前段时间,万科发布的《一根筋》短片,寓意着万科要做“一根筋”的公司。这次媒体见面会上,郁亮仍然没有放过这个关键词。他穿着“筋厂制造”字样的白色T恤上台,并且毫不掩饰地坦白,上述短片是为95后准备的,万科正式要面对95后。

  这种行为较为罕见,万科过往鲜有公开表露要接近某些群体。

  “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发现,95后对万科对品牌无感,所以想能不能接近他们,从而能够更好地提供服务。”

  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切切实实发生了变迁,这对于十几年前率先提出并笃信“长期看人口”思考逻辑的万科而言,毫无疑问产生了危机感。早在2018年年报中,万科就提及,90后比80后人口少3100万,00后又比90后少4100万,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冲掉城市化率继续提升带来的新增需求。

  “我们的员工中20%已经是95后,我们服务的对象有25%是95后,他们正在万科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媒体会上,郁亮还分享了他对于“少子化”的趋势研究。国内26-50岁年龄段的人口,比95后(即25岁及以下)人口整整多了1.39亿,“人口的变化是慢变量,它很难改变,中国的人口低出生率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我们是做企业的,这说明客户非常稀缺。”

  与此相对应的,在媒体会上,郁亮不止一次提到,未来城市的概念怎么用年轻人听得懂的话说出去。在向年轻人靠拢这件事情上,万科绝对一根筋到底。

  郁亮频繁向台下提及“一根筋”,事实上,“一根筋”也被写进了与新裤子乐队联动的单曲《就是不妥协斯基》中。他接着说,在这一根筋里,好产品、好服务是面对不同的客户对象,而今天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进入了万科的服务范围,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他们习惯的语言、行为方式等,才有了一些万科年轻化的动作。

  三十六岁的万科,正在拒绝油腻,一根筋向年轻人靠拢。

  万物云

  在消灭了毛坯房之后,这次,万科把物业也“消灭了”。确切来说,是将“万科物业”升级为了“万物云”。

  万物云首席执行官朱保全在会上笑言:“上辈子作孽,这辈子做物业。”

  谈笑间,万科物业却已经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站到了潮头。

  对于万科物业升级更名的原因,朱保全说,在三十年扎根物业服务的基础上,万科物业公司“升维”成为万物云的条件已经成熟。从品牌角度看,“万科物业”应该保持专注,因此“万科物业”品牌将会作为住宅物业服务品牌继续保留。从科技的角度看,公司已有两家科技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上百项专利,具备了广泛的物联网链接能力。因此,品牌升级,势在必行。

  更名后,万物云作为“新物种”,与其它的物业公司之间将不再是竞争关系,而是一种科技时代的合作关系。“选择做平台,就必须选择开放,但开放的条件是价值观一致。我们将联手价值观一致的合作伙伴,开始建立睿联盟合作平台。”

  这是一个以城市服务为定位的全新品牌。对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朱保全在今年5月的致全员信《新十年》中首次披露万科物业空间服务“三驾马车”模型完成搭建,包括“社区空间”“商企空间”“城市空间”。

  要知道什么是城市空间,还需要身临其境。深圳南山,有一座万科云城。这里的万科泊寓,有6000名26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工作在云城的科技企业、居住在云城的泊寓、消费在云城的购物中心。云城,就是万科为南山打造的城市空间。

  这里是年轻人的空间,泊寓只允许18岁以上、40岁以下的住客租住,且每个公寓最多只能两人入住。这导致住在这里的,绝大多数都是刚毕业工作的大学生。年轻的租客为年轻的社区注入活力,年轻的社区为年轻的城市注入活力。

  在深圳万科云城,我们看到了城市运营的一种可能性。万科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探索出的年轻化社区未来。

  万科物业,把一个老行业做出了年轻态。

  好产品

  如果说前面两个关键词是“新动作”,那么“好产品”依然是万科的“底色”。

  “好产品、好服务”在若干年前便成为万科的产品理念,这也是万科近两年提出“巩固提升基本盘”的重要内容。在2017年年报得到进一步深化,当时万科提及,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房地产回归实业属性,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在2019年年报中,万科认为踏实做好产品、服务等做法,是面对外部环境仍能实现长足发展的核心策略。至2020年尤其是近两个月以来,外部环境复杂度进一步提高,“三道红线”令地产行业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对此,郁亮表示,“三道红线”的影响力不亚于2002年土地招拍挂制度改革,他同时认为这是房地产“最大的两件事”。他将房地产行业分为三个阶段,包括2002年前的土地红利阶段,谁有关系拿地,谁就赚钱;2002年后的金融红利阶段,从资本市场获得愈多支持,金融手段用得越充分,就能买越多土地;“三道红线”开始,金融红利时代结束,行业进入管理红利时代。

  “这个阶段跟过去不一样了,所有企业再次来到了同一起跑线。因为都归零了,原来所有优势、所有做法可能都不是很成立了。”对此,郁亮抛出了万科答案:“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只要对客户好,有好产品、好服务,一定可以活下去。”“活下去,不是最低策略,是最高策略。”他补充道。和年轻人站在一起,提供他们喜欢的好产品,是郁亮眼中活下去的重要方式。(叶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