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15位家乡人,谁能成为年度“最美”?

真诚期待您的参与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幸而有众多挺身而出的守护者。今年,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包括本报在内的全国36家媒体,将“守护”作为评选的关键词。启动至今,经各方推荐,共寻访到15位无锡人,我们将选出其中10位作为本年度的“最美家乡人”,并在江南晚报微信公众号上发起投票,希望市民踊跃参与。

  守一方平安,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发光

  在今年寻访的人物中,有些人默默在小区和楼道发光发热。前进花园社区的姚丽珍带领志愿者清扫楼道、整理地下车库垃圾、看望困难居民;居住在水秀新村的毛惠度把一处老新村院落打造成环境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街坊们相互守望的地方;溪北新村的杨俊儒作为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担任居民小组长20多年,打扫楼道、帮助困难居民、解决邻里纠纷,令人感动。

  他们中有人守护着城市的河道,守望江南的温情和水。比如谢埭荡村民朱长度,作为一名志愿护水渔民,凭借好水性以身探险寻找暗涌,守护谢埭荡这片防洪堤岸的安宁。河埒街道惠河社区的“护河人”刘宏泽天天在运河边巡逻,了解河水的气味,清理岸边的垃圾、打捞河里的漂浮物。

  寻一丝希望,为弱者奏响生命强音

  他们中有人用自己的爱心守护着弱小的生命和危重的病人。儿童福利院的蒋晓文几十年如一日,把孤儿当成自己的孩子。车站工作人员徐静每年都会在候车室遇到一些与父母走散的孩子,成为练就哄娃神功的爱心妈妈。

  河埒街道北桥社区的陈湘文十年如一日教残疾人唱红歌,通过艺术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康复。献血志愿者包大妹二十年如一日献出热血,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全国金牌。市民费健新照顾独居老人数十年,并资助湖南省凤凰县的贫困学生,让他们看到希望与未来。

  凭一份执着,身体力行传承美德

  他们中有人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个完整的家。五年如一日守着近乎植物人母亲的缪新华姐弟,让母亲慢慢学会吃、坐、站,一点点进步并安度晚年。堰桥好儿媳许丽华在前夫肺癌发病去世后,十五年来像亲闺女一样照顾公婆;改嫁后,依然对他们不离不弃,将昔日的婆家变成了“娘家”。

  他们中有人用爱心守护着我们的城市。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范名简在疫情期间作为社会志愿者坚守在火车站地区,不取分文,夜晚埋首苦读,还考取了博士。

  七旬老人马淼根身患癌症,却依然奔波在守护文化的路上,先后修撰无锡各地《马氏家谱》计43种(套)82册,还帮助何氏、朱氏、陶氏、邹氏、吴氏、查氏、司马氏等姓氏编修家谱10种(套)14册。

  15选10,谁能有幸代表这座温情城市?

  在家乡的热土上,这些守护者其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在2020年这不同寻常的一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最美,展现出个人最佳风貌,也彰显了城市最美气质。

  即日起到11月22日(周日)24:00,我们将通过江南晚报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选出10位最能代表无锡的最美家乡人,并最终结合本报专家组评委的投票,选取前二名,代表无锡角逐全国最美家乡人的评比。我们期待着您的投票。(晚报记者 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