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镇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王玉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大学生,初上岗位便干劲十足,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积极思考,创新思路,主动借助新媒体工具指导社区普查员开展工作,助力丁蜀镇人口普查有条不紊、顺利推进。
乐于助人 主动顶班勇担责
王玉(图左)担任丁蜀镇的系统管理员和数据处理员,全镇700多个普查员和指导员需要修改信息都要找到她,因此,普查任务最重的阶段,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10月份开始,常常是“朝七晚九”,周末无休。国庆假期期间,同事休婚假,她还临时受命,在原工作的基础上,新接手了四个普查小区的普查指导工作。同事对她最深的印象便是加班狂人,在自己的小格子上,一坐就是一整天。同时,积极与村、社区沟通,并主动关心村、社区工作情况,在遇到困难时,为村、社区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
“只要普查员和指导员需要我,我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为他们解决问题,保证普查进度顺利推进”,作为数据处理员,王玉不像一线普查员一样天天风里来、雨里去,但她的任务同样辛苦且关键——经手的两万多条信息,需要逐一比对,确保准确无误。10月1日,国庆长假的第一天,王玉就接到了普查员的求助电话,由于这位普查员腿脚不便,无法登门请教,王玉二话不说,主动骑着电瓶车来到她普查的人家,一步一步耐心讲解,帮助她完成了第一户普查工作。
勤于思考 巧做视频获盛赞
丁蜀镇普查员年纪普遍偏大,最大的普查员超过70岁,他们对小程序的操作和使用接受比较慢,有的甚至需要反复教授和指导,无纸化登记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借助新媒体工具为普查员答疑解惑,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传统的PPT讲解形式,中间步骤仍有省略,对大龄普查员而言逻辑不够连贯”,王玉介绍,社区在人普工作正式开展前期,多次以PPT的形式进行了普查操作宣讲,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上了年纪的普查员会后反映“有点懵”。在和一线普查员深入沟通后,她针对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休息时间,录制了完整的操作过程,并在其中穿插语音讲解和注意事项。摸底阶段录制的首个视频一经推出,就在普查员间广泛传阅,且因节奏连贯、逻辑清晰,被宜兴多地采用,用于普查操作指导。在之后的短表登记、长表登记、比对复查开始之前,王玉也都会提前进行模拟案例录制,巧用新媒体更好地辅助人口普查工作。
丁蜀镇普查老将占比高,有的普查员参加过多届人口普查工作,不免有些惯性思维,给王玉的指导工作增加了难度。“往届人口普查的指标和规定与今年有所出入,而老将们资历深,有自己的一套思维体系,纠正他们需要一个过程”,王玉以人口普查标绘为例解释,过去标绘对方位没有那么严格,而此次人口普查要求遵循“上北下南”的原则进行建筑剖面图绘制,为了帮助普查员理解,她多次带着普查员走访、讲解,直到他们能够接受并熟练进行操作。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王玉作为基层最普通的一名工作人员,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乐于奉献,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晚报记者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