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锡教风采

和童话,美丽的相遇

童话阅读策略建议

  曹红燕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校长  全国优秀教师  高级教师  无锡市学科带头人  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每个人,在生命之初,都曾经和童话相遇。那个永远的木偶匹诺曹,那只跳过了生命转折点篱笆的丑小鸭,那只属于全世界的会奏乐的蟋蟀和他的老鼠朋友,还有每个孩子心中永不会老去的白雪公主……童话给予我们的审美体验,在时光的交替更迭中,慢慢沉淀、落定,即便在我们成年以后,也依然氤氲弥散,芬芳成我们生命里的一种温暖。如今,挽留童话的渴望,成为了心中执着而坚定的信念。

  当童话和策略相遇

  童话很柔软,策略很生硬;童话很灵动,策略很呆板。如何跨越两者之间的陌生感,找到两者的相通点?童话至少是有三个特质:

  很美——它是无法捉摸却又住在每个人心里的美丽国度;

  很真——它的特殊语境许诺了这样不真实的真实;

  很温暖——它把一些普世的东西吹进所有读的人的心里。

  针对这三个特质,阅读策略也有一些相应的要求:要自然,符合孩子的身心规律,符合阅读认知的规律;要是孩子们真实的需求,而不是别人强加于他的;要温暖,充满人文关怀的,而不是生硬、死板的……

  当策略和孩子们相遇

  主题一:

  假如,我们和老鼠做朋友

  ——童话之“鼠系列”

  1、《精灵鼠小弟》

  2、《时代广场的蟋蟀》

  3、《德国,一群老鼠的童话》

  4、《塔克的郊外》

  5、《浪漫鼠德佩罗》

  6、《真正的贼》

  7、《老鼠阿贝漂流记》

  在童话里,老鼠和耗子是有区别的。耗子是邪恶的,而老鼠,大致都是可爱的。这7本书里老鼠们各有各的模样、各有各的性格。

  爱读书的老鼠,偷了东西却那么后悔的老鼠,为了一条丝巾历经漂流之苦最后终于回到温暖的家的老鼠……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很多不同模样、不同个性的老鼠……随手在空白处将它们画下来,选那一只最与众不同的,做自己的朋友吧!

  此系列的阅读策略建议:为我的朋友画个像(人物形象再创造)

  我的想法:

  鼠系列本身就是以人物形象为归类维度的,以人物形象的读者再创造为突破口,依托想象,画一画这些可爱的老鼠的模样,情节就在那些表情里、衣着里、道具里,被抚摸被记住,书中醇厚的文意,随人物形象的绘画也呼之欲出。

  记住一个情节比记住一个道理更重要;喜欢一个书中的人物比无意识地读几本书更重要;跟一只老鼠做朋友,很重要。

  主题二:

  不曾预约的精彩

  ——童话之“漫游系列”

  1、《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2、《绿野仙踪》

  3、《木偶奇遇记》

  4、《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5、《乌丢丢的奇遇》

  6、《小布头奇遇记》

  你喜欢旅行吗?旅途中就充满了未知的惊喜或惊险或感动或悲伤。这几本书里的主人公,都是旅行的人。

  阅读策略建议:让旅行的路开满花儿吧(画一画线索图)

  到哪里?遇到谁?发生什么事情?用一条细细的线代表旅行的路,用几个圈圈记录旅行的地点,旅行途中的人或事情。

  我的想法:

  一路上的人和事,成就了旅行和故事的精彩。拎出一条路,也拎出一本书的线。这条线是什么?是故事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地点、人物事件的不断变换;而地点、人物、事件的不断变换,又推动着情节的不断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或者说彼此合一。理清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先后关系,对于孩子来说,于思维的条理性、清晰性都是有益的。

  主题三:

  我和冒险有个约会

  ——童话之“历险系列”

  1、《假话国历险记》

  2、《吹牛大王历险记》

  3、《鼹鼠的月亮河》

  4、《洋葱头历险记》

  阅读策略建议:我猜猜猜(参与故事建构)

  读这样的历险故事,我们常常会沉浸在作者奇异的想象里,出人意料的情节与结局,为故事的精彩加分不少。你试过提前猜一猜故事的下一步发展吗?也许,只要一点点勇气和运气,再加一点点异想天开,你也可以成为历险故事的作者。

  我的想法:

  想象是所有历险故事的创作元素,也是我们生活中自己真实的“历险经历”的元素。本阅读策略指向想象,指向共同建构,这种建构可能走向两个方向,一个趋同,另一个,颠覆。但无论走向哪一种,都属于自我建构以后的,所以,都会产生印记。

  主题四:

  祈祷你不要因为我们而发疯

  ——童话之“淘气包系列”

  1、《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2、《小淘气尼古拉》

  3、《淘气包埃米尔》

  4、《糊涂大头鬼》

  5、《弗朗兹的故事》

  6、《长袜子皮皮》

  7、《捣蛋鬼日记》

  阅读策略建议:其实,每一天我都很乖(与文本对话)

  读这些书,你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们做过的事情,说不定你们也做过。甚至你们的妈妈也像书里的妈妈那样说你们。我们可以找个机会澄清一下,其实,每一天我们都很乖。为书里的孩子做的那些事情写个一句话日记,然后说明一下这样做其实是有理由的。

  我的想法:

  真正的童心读童心,一定会有共鸣。和书里的人一起紧张、兴奋、害怕、开心,没有比这更令人值得期待的了。本阅读策略指向内容概述、阅读体验和阅读对话——听到、看到、体贴到,并对之进行体悟式的对话。

  主题五:

  万千孩子,我只是其中一个

  ——童话之“生命思考系列”

  1、《小王子》

  2、《快乐王子》

  3、《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

  阅读策略建议:嗨哟嗨哟,我们一起爬楼梯(升华阅读体验)

  读这样的书,我们的心,有时会悲伤,会忧郁,会陷入深深的思考,开始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将这种关注和思考有条理地进行梳理和记录。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或启发、收获。也可以和书里的主人公进行对话。让我们爬这一级级的楼梯,到达另一个高度。当你们最终达到最顶端那一级时,能发现,书还是一个智者,在对我们说着某些人生的道理。

  我的想法:

  好书,可以是一个成长的阶梯。本阅读策略指向阅读感受、阅读体验,并推动这种阅读体验进行自我提升。

  主题六:

  一样又不一样的两个

  ——童话之“兄弟姐妹系列”

  1、《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2、《大林和小林》

  3、《皮皮鲁和鲁西西》

  阅读策略建议:左边是我,右边是你(人物对比)

  这三本书里的主人公,都是有兄弟姐妹的。他们常一起淘气、开心、挨骂,或者因为选择的方向不同,最后有了不一样的命运。他们在这个世界上,靠得很近。

  我的想法:

  人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有些联系比较外显,比如人物关系;也有些联系比较内隐,比如情感、命运。左右两边加中间,让彼此间的联系清楚一些。本阅读策略指向人物之间的联系,人物之间情感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发现,有时通过人物的对比进行,纵向为分,横向为合,在对比中,发现人物之间的外在及内在的联系。

  童话,在现实的彼岸闪现着另一种生活的光,在那里,有自由,有希望,有无畏的力量在跃动。而我们,不沮丧,不轻狂,不说教,不腐朽,在情节的建构参与里,在人物形象的再塑造里,在和文本的对话体验里,在故事线索的串联里,将一个个主题,打造成一座座丰美的花园,将童话的手交到孩子们的手上,让他们相挽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