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率先实现制水深度处理工艺全覆盖的城市,无锡自来水水质全国领先,为何还有部分市民有“用水烦恼”?问题大多出在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昨从无锡市市政和园林局获悉,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2017年以来无锡启动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截至目前,已有350个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项目改造完成,改造标准全省最高。新的二次供水设施实现了从“供上水”到“供好水”的转变。
小区泵房“大变身” 2400多户居民用水受益
最近,水乡苑二区的居民喜上眉梢,因为家里的水压更稳定,地下泵房运行的噪音也消除了。该小区由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组成,共2408户,原本小区南北片各设1座生活泵房。市水务集团二次供水分公司经理彭江南介绍,改造前,泵房内的水箱几乎贴着天花板,不仅通风效果差,也没有检修空间。由于“服役”时间长达10年,水箱表面锈蚀严重,泵组管道出现漏水,同时泵房噪音大,无安防系统,这些成为了居民的投诉“热点”,也给安全供水埋下隐患。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了该小区改造后的标准化泵房,改造效果如同从“老破小”升级为“精装房”。泵房门装有密码锁,具有防火和防盗功能,一旦有人闯入,入口处的红外探头系统将自动报警。走进宽敞明亮的泵房内,头顶的球机对准入内人员监控着一举一动。泵房内有崭新的水箱和三组变频水泵,装有在线水质监测仪,直联远程监控平台,并配备紫外线消毒仪,为水箱储水进行二次消毒。仔细观察会发现,墙面四周布满了小孔,“这是吸音板,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市水务集团二次供水分公司工作人员许晨介绍,泵房内还有智能排风除湿机,能有效控制内部环境。
从源头管到龙头 无锡改造标准全省最高
市政和园林局供排水管理处处长徐劲介绍,以往,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一般由开发商建设,由物业公司管理。由于建设标准低、运行维护不专业等原因,城市供水常常遭遇“最后一公里”难题 。“本次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无锡标准全省最高。”徐劲介绍,改造后的泵房所有管材均采用食用级不锈钢材料,配备紫外线消毒设施,墙上还设有浊度仪、余氯仪等水质在线监测仪器,保证了居民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此外,泵房内的所有运行信息被采集并传送至市水务集团后台,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
下一步还将加快推进这项惠民工程,计划明年改造150个左右小区,包括新吴区的新光嘉园、新洲花园,梁溪区的广益景苑、槐古豪庭,滨湖区的雪溪苑B区等。根据改造任务,到2025年全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任务为977个,共涉及901个小区。 (晚报记者 蔡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