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湿冷魔法攻击”下,无锡这两天的最低温度都在冰点以下,而人可以穿衣御寒,秋裤护体,火锅回血……那动物园的动物们,又是怎么来抵御寒冷、取暖过冬的呢?昨日,记者来无锡动物园进行了探访。
动物们的取暖设备“花头精”十足,空调、地暖、油汀、取暖器、浴霸灯、粉皮窗帘等。而过冬方式也是各有妙招,怕冷的鳄鱼进入了满是浴霸的室内,享受20℃左右的室温;节尾狐猴在晴好的天气,排队腆着白肚子晒太阳;领狐猴有了自己的取暖“别墅”;“草原哨兵”细尾獴外场的小房子终于变成了“小暖房”;河马到室内享受“温泉”……
在新建的两栖爬行动物馆内,来自热带、亚热带的两栖爬行动物,对室外的低温毫不在意,仍享受着温暖,这得依靠馆内地暖、丰容树枝的加热丝以及中央空调。饲养员董师傅表示,两栖爬行动物过冬,最重要就是“泡澡”,每周会为一些蛇类、陆龟等分批进行泡澡,一是为了促进其排便,二是为了促进其蜕皮,这也是它们“过冬”的必要程序。当然,在每种动物的展示区域内,也会设有水域。像馆内身长近7米的网纹蟒会自行泡澡,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27—31℃,热点温度控制在31—33℃。在馆内三楼生活着数种珍稀陆龟,它们对于冬季的环境温度要求较高,除了要有UV灯替代日光浴外,还需要注意照射时长及安装位置、距离,保证饲养环境的湿度等。白天控制在26—30℃,夜间控制在24—26℃。饮食除了要提供清洁的饮水外,食物以龟粮为主,辅以新鲜蔬果及青草等。
怕冷、喜静的长颈鹿,在气温低于10℃时,就喜欢到室内避寒了。饲养员季师傅为长颈鹿“欢欢”在超大的室内分设了餐厅和卧室。为了提高长颈鹿冬天的食欲,饲养员喂食了营养价值高的苏丹草,除此外,还有干槐树叶、鲜女贞叶、南瓜、苹果、大蒜、胡萝卜、草颗粒以及蛋白粉、钙片、多维、盐砖等。现场,细心的季师傅为了改掉欢欢“挑嘴”的毛病,特地将食物切得平均大小并且拌匀后投喂,将苜蓿草切碎后喂食则更易于消化。而在长颈鹿“卧室”里不仅有地暖还铺着厚厚的“稻草床”,饲养员每天会对稻草进行翻晒。巨大的室内,墙上设有加热板、地上有地暖,保证了夜间环境温度在15℃左右,白天因为开着门,温度应维持在12℃左右。而超过10℃的大晴天,长颈鹿则愿意到外场散步。
当然,还有一些动物,完全不怕冷,且越冷越撒欢。记者发现,百兽之王的东北虎每天依然爬树捕食、蹚水玩耍;棕熊、黑熊因为有了充足的食物,“拒绝”冬眠,反而为了抗寒食量有所增加;狼群换上了厚实的“冬装”,在外场玩起了捕食游戏;今年刚出生的4只小熊猫幼崽享受着“猫生”中的第一个冬天,嬉戏打闹是每天日常,一不高兴就爬树“抗议”。
(晚报记者 马晟/文 陈大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