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宜兴市今年新增4处紧急避难场所,新增可安置人数5.2万余人,宜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工作人员昨天证实了这一信息。据记者了解,新增的紧急避难场所包括洑溪河公园、团氿城市湿地公园、东氿公园和丁蜀东坡中路绿地公园,作为政府应对灾害的临时安置场所向市民开放。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城市居民紧急避险能力的前提条件。在此之前,宜兴市龙背山森林公园被设置为宜兴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在宜兴陶都路上,紧邻龙背山森林公园陶都门出口的地方设置了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指引牌。此次新增的4处应急避难场所分别设置有应急避难标识系统、篷宿区、水龙头、不锈钢移动式厕所、应急淋浴、广播系统等,此外,还设有13处生活垃圾收集池和4处医疗垃圾收集池等便民设施。
根据相应工作安排,宜兴新增的应急避难场所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改造,增加各项应急避险功能,而不改变既定公园的所有功能。提升灾害防御能力一直是当地职能部门进行监管和引导的工作方向,宜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工作人员透露,此次新增的两处应急避难场所填补了宜兴市区城东、丁蜀等区域应急避难场所空白,这两个场所按照“平灾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进行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将应急宿住区设置于公园开阔广场和草坪处;同时,将相关应急电路、生活用水、排污管线等在草坪、园路下铺设,尽量不占用公园场地;将物资集中储存在仓库内,发生灾害时迅速接通展开、投入运行等,不影响平时游客游园。(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