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意图

一支体温计,测出“无锡力量”

  一批抗疫物资即将从这里运往上海港。

  巴基斯坦客户订购的4万支体温计正在加紧包装。

  “缩管”——令毛细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变窄,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会下降。

  完成玻璃体温计最后密封的“封头机”。

  在1200℃的火焰下,一根玻璃管被拉长6厘米,成为两根外套管的原形。

  流水线上完成加工的体温计。

  2020,惊心动魄又充满了魔幻。一些原本习以为常的日用物件,一夜间成了不可或缺的“宝贝”。

  锡北一家全球“隐形冠军”企业——无锡市医用仪表厂有限公司,也因此浮出水面。自3月以来,已经有300万支无汞体温计、600万支水银体温计在这里生产出来,运往欧洲、中东、东南亚……为全球抗疫贡献出一份特别的“无锡力量”。

  玻璃体温计发明、生产300多年来,因为工艺复杂,许多工序迄今仍依赖手工。该厂第二代掌门人李逸,在近年转型生产环保型无汞体温计时自己研制了多种自动化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即使这样,每天仍有50多位以中年妇女为主的工人在近十道工序上,双手不停地忙碌着。培养并留住一个熟练的工人实属不易,在产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8月。

  (晚报记者 李霖、还月亮/摄 汪自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