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两保洁员一个月三次捡到钱包

遗失现象还不少 手机证件最常见

  “希望大家向吴国富、吴春连同志学习,学习这种拾金不昧、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精神。”近日,一条微信群消息在滨湖区城管局环卫处的工人群体中传开,原来这2位环卫工人在一个月内接连3次捡到了钱包,拾金不昧的义举获得了大家的赞誉。

  荣巷环卫所环卫工人吴国富,平时负责荣巷农贸市场周边保洁作业。12月2日下午,他在梁溪路荣巷菜场附近非机动车道进行保洁时,发现地上有一个手提包,打开一看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苹果手机及少量现金。吴国富随即想打开手机联系失主的亲朋好友,然而手机设置了开机密码。老吴只好立即将钱包交到了荣巷环卫所办公室。

  “捡到包以后的第一反应是失主肯定很着急。”正当所长要报警寻找失主时,手提包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失主杨女士报警并拨打了这个丢失的电话,在说明情况后,杨女士马上赶到荣巷环卫所,看到失而复得的钱包,她激动不已,连声向吴国富道谢。经了解,是杨女士的母亲在接孩子放学的途中不慎遗失了钱包。

  无独有偶,连老吴自己都没有想到,半个月后,12月18日下午,他在大德福超市门口加班作业时,又在慢车道旁发现一只黑色的女士手提包,内有300多元现金、多张银行卡及社保卡、老年人优待证等。考虑到失主可能是上了年纪的,发现东西丢了估计会回来找,老吴便在超市门口等着,并根据证件照片向行人询问是否有认识的人。可等了好一会,始终没有人回来寻找。无奈之下,老吴赶紧把包送到了荣巷环卫所办公室。最终经过多次辗转,环卫所与丢包的郁女士取得了联系,郁女士表示,自己已经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包里又是身份证银行卡之类的证件,补办起来很麻烦,都急坏了,多亏了吴师傅。

  时间来到12月20日下午,同为荣巷环卫所工人的吴春连在梁青路某部队门口进行快速保洁时也捡到一只钱包,里面同样有手机、银行卡、身份证和不少现金。想到失主的焦急心情,她当即通过手机联系到失主,两人商定在梁溪路警务工作站完成了交接。

  “不是自己的钱,用起来也不会安心!”

  声音

  荣巷环卫所负责人时伟仁说,对吴国富接连2次拾金不昧的行为,环卫所专门召开了职工大会进行通报表扬。记者了解到,吴国富老家在安徽,在清扫保洁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了7个年头,同事们说起他时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平时就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人。”据介绍,吴国富家中并不富裕,父母在老家长期生病吃药,所有的收入来源仅靠他和同是保洁工人的妻子的工资。老两口还要贴补孙子、孙女的教育费用。对自己的行为,吴国富说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不是自己的钱,用起来也不会安心!”

  另一位环卫工人吴春连,今年已经61岁的她和子女一起租住在老新村。她说吴国富的行为对她有很大影响:“虽然我们生活并不富裕,但也要堂堂正正地做个诚信人。”

  盘点

  遗失物品中手机和证件最常见

  从滨湖环卫所了解到,像这样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时有发生,仅今年以来就捡到手机、现金、证件等物品十多次。据工作人员介绍,与多年前不同,随着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少会捡到现金,证件和手机是最为常见的,占了绝大多数:“现金少还有一种原因是钱包被扒窃了,钱包和证件则被随意扔在路边的绿化带内。丢手机常见的地方有公交站台、路边和绿化带里。”

  针对最近接连捡到市民遗失物品的问题,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对此进行了了解,发现这些失主一般都是驾驶电动车,由于天气寒冷,电动车加装了防寒保暖措施,习惯性将随身物品放置在踏板上,在行驶途中遇到颠簸等情况,很容易掉在路上。他提醒市民,在冬季行车时要小心保管好随身财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晚报记者 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