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专版

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心肺康复科 再获国家级认证

  日前,从中国康复医学会学术年会上传来喜讯,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心肺康复科再获殊荣,喜获由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认证的“心房颤动综合管理中心”称号,标志着该院心脏康复、房颤综合管理再上新台阶。

  房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

  公众健康问题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最新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房颤指南中显示,成人房颤患病率达2-4%,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我国房颤患者已超过1000万,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7.5%,并且有年轻化趋势。房颤的最大危害是易形成血栓,它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力衰竭发生率增加3倍,死亡率增加2倍,并可显著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和老年痴呆的发生率。

  目前,房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有可能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新流行病。“因此,做好房颤患者管理,预防卒中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郝建凤强调。

  为房颤术后患者回归社会

  带来福音

  在心肺康复科病区,又一位患者面带笑容,痊愈出院。这位患者老刘,69岁,房颤病史1年余,8个月前出现胸闷加重,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于综合性医院行“正中切开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然而,术后老刘伴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脑梗死,行气管插管、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

  “刚入院时,虽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仍遗留有房颤、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右侧偏瘫、吞咽障碍、失语等问题,每天只能卧床,不能坐、站,日常生活也完全依赖他人照顾。”郝建凤表示,针对患者病情,心肺康复科对其进行了全面评估,依据国内外诊疗指南,规范诊治流程,在确保临床治疗精准有效的前提下,全面执行心肺康复“五大处方”。经过3个月的综合康复,患者老刘的心肺耐力显著改善,由刚入院时只能卧床,康复至可独立步行,偏瘫侧肌力恢复至基本正常,可简单地与人交流,吞咽功能可独立进食。综合康复的效果,大大超出患者及家属的预期。

  “三大环节” “五大处方”

  助房颤患者康复

  “当前,我国民众对房颤的知晓率及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不足,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亟需加强教育、管理和康复。”郝建凤表示,医院心肺康复科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前沿,率先开展房颤的综合管理与康复,包括“评估—康复—评估”三大环节。

  “我们首先针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评估身体成分、心肺功能、肌肉适能、柔韧性适能、平衡适能等,并针对评定问题给予综合干预,开出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危险因素控制在内的‘五大处方’!”郝建凤表示,通过“三大环节”“五大处方”,达到全面恢复患者心肺功能,降低房颤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年益寿,早日回归家庭、工作与生活的目的。 (童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