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老少共诵家训 绵延精神瑰宝

  昨天上午,惠山古镇上钟声、诵读声不绝于耳。自2008年始,今年是钱氏后裔第十三年举行祭祖大典,来自全国各地的钱氏后人纷纷相聚。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年轻人也跟随长辈们来到现场,共同诵读家训,传承祖辈情怀。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在仪式现场,24岁的钱敏灵和还在读初中的钱俊吉领读起了《钱氏家训》。钱敏灵说,她是第一次参加钱王祠祭祀大典。为了这次诵读,上个月起,她就开始研读家训,当天一早又反复排练了好多遍。她最喜欢其中的“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这段话让她明白谦虚谨慎才能走得更远。钱俊吉曾来参加过祭祖,但在这么多长辈前领头诵读家训则属首次。

  无锡第一任市委书记钱敏于五年前过世,这次他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特意前来参加祭祖。儿子钱海亮表示,去年从北京移居上海,他们离家乡更近了。父亲还曾带他们去过临安钱镠墓,希望下一代人谨记钱氏家族的风范。“我和爱人大学毕业后在贵州工作了三十年,退休后才回到父母身边”,钱海亮说,钱氏家训中的与人为善、坚持努力等言辞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让他们无愧于心。

  无锡钱镠研究会秘书长钱铮表示,建于清代乾隆四年(1739)的惠山钱王祠,是无锡吴越钱氏的总祠堂,祀主为唐末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先祖钱镠留给吴越钱氏的传家宝,就是包含“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方面训戒的《钱氏家训》。2015年9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首页公布《钱镠家规》,称其“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是钱氏家族的珍贵历史遗产,也是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的传家宝”。2020年12月,钱氏家训入围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了近现代,钱氏后裔人才井喷,涌现了一大批令人耳熟能详的名人。仅无锡就有钱穆、钱基博、钱钟书三位一流国学大师;钱伟长、钱临照、钱令希等九位两院院士,其他钱氏精英更是举不胜举。

  2008年清明,建会不久的无锡市钱鏐研究会倡导恢复已经中断六十年之久的惠山钱王祠祭祀大典,从此无锡钱氏后裔每年清明前来祭祖已成定规。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停办一次,今年钱氏后裔已是第十三年举行公祭钱王的礼仪活动。

  行走于惠山古镇多年的文史研究者金石声表示,今年古镇的春祭活动陆续有七八家祠堂在开展。结合这几年的观察,他留意到祭祀中时不时有年轻人参与,让祠堂文化呈现出年轻态和生命力。“在祭祀现场,感受悠久的文化、家族的意义,思考家与国的关系,目光可能更为远大”,在金石声看来,在听到看到之后,他们会去了解先辈的过往和事迹,这一切有助于完成新时代的民族觉醒、民族自信和民族复兴。(黄孝萍/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