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锡教风采

心理:调整考前心态 做自己的英雄

  中考将至,各位考生如何调整考前心态?

  一、用成长型思维看待中考

  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成长,以及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中考不是学习的终点,恰巧应该是人终身自主学习的起点。部分家庭或者孩子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就是:我要上高中,如果上不了高中我的人生就会被大概率改写。诚然中考的确是很多人学业生涯中比较重要的一次选拔性考试,但是还没有重要到决定命运。放在终身发展角度去思考,中考应该是第一次正式的选拔历练。经历这个考试并且调整状态、发挥自身应有水平应该是这次考试给大家带来的最大挑战和收获。心理科学研究也证明,拥有成长型思维倾向的人,面对挑战往往会展现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好的状态,还能在挑战中成长,拓展自己更多的能力。

  二、勇于试误,善于总结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夜以继日地工作,经历一次次的失败,才是这个过程中的常态。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甘心的时候,就是在进步。痛苦的时候,就是在成长。追求完美易焦虑,适度焦虑更完美。多做,多去尝试,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尝试中,拥抱错误。错了不要紧,从错误中分析出积极因素和经验,善于总结会给你带来更多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张练习的、每天的、每一复习阶段的总结和反思会带给你成就的积累,习得的经验。更多关注从错误中提炼的经验,忽略结果,对还没达成的给予更多期待和指引,应该是当下缓解焦虑的不二法则。

  三、知彼知己,刻意练习

  对于没经历过的事儿或者未知的情境,人会本能地恐惧或者焦虑。这是生物进化趋利避害的应激反应。面对从没经历过中考的人,这种趋利避害也同样存在。首先应该提前进行脑内积极的预演,模拟中考的环节。有条件的还可以预演中考那两天的所有过程。尝试时常和自己情境问答:遇到不同情况我该如何顺利地应对?做到心中有数。更换紧张或者状态不好的时候的心理暗示语:中考遇到困难、遇到难题,唉,这道题怎么我不会做,别人怎么都会→我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不可能所有中考题都会,都会我都要满分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坚持,我努力。

  其次要明晰自己的学习复习节奏和生活作息节律。在考试前将自己的生活作息和复习的节律与中考调整至同步。偶尔有中断或者节奏的偏差不必慌张和纠结,不偏离大方向就足够了。跟着节奏走,平稳平静地迎接中考。事实证明:平静、有节律更利于理性思考。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坚持最适合自己且已经被你验证过的成功经验,不断尝试地应用于你自身可能会面对的问题情境,就会在问题真的来临的时候,临危不惧,还有可能做到“自动化”的应答。

  四、信任老师、相信自己、一路同行

  你选择相信什么,最终就会看见什么。信任老师的引领,因为他们更专业、因为他们有更加丰富的经验。相信自己,相信努力,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将照亮你前行的路。相信一路同行的同伴、父母,努力的路上需要大家资源共享,团结协作,相互鼓励,一起进步。

  杨 越

  省锡中实验学校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市德育新秀,区立德树人标兵。